导航菜单
首页 >  西南大学研究生环境工程怎么样  > 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工程力学

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工程力学

辽宁大学环境学院始于1977年原生物系创办的生物(环保)专业,1978年,改为环境生物学,是我国最早开设环境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重新进行调整,设置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校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于2000年在原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上,整合化学院部分师资力量组建成环境科学系。2006年8月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2007年4月更名为环境学院。

学院学科和专业布局合理,人才培养体系完备。现建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力学与工程、环境药学工程、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建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和工程力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我校首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正高级23人,副高级24人,博士生导师17人(含外聘导师),形成一支以潘一山院士领衔的师德师风优良、实力雄厚、教学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多学科交叉教师队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特聘教授、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1项、子课题6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40余项,科研经费8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获得授权及转化专利8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第三十一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能源大奖”1项、全国创新争优奖1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30余项。

学院建有联合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水环境生物监测与水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省级产学研联盟(辽宁尾矿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修复产学研联盟、寒冷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减污降碳创新技术联盟);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沈阳一方生态环境有限公司环境生态工程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重点学科领域—资源与环境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基地;市级重点实验室(光催化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校内生产性中试平台和实验中心平台,建设规模约3300平米,仪器设备约百余台(套);10余个实习实践基地。

学院现与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比利时,以及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辽宁省生态环境厅、辽宁省环保集团、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沈阳市生态环境局、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有着卓越的社会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指导的绿舟环保协会多次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的全国环保十佳社团,持续推进大学生在行动环保科普活动进乡村、进小学、进社区、进企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近五年,揽获国家、省级奖近百项,大幅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等活动,深入开展实习实践,涌现出3支国家级、5支省级社会实践示范团队。学院充分利用环境学科类纪念日时间节点开展特色学生活动,与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馆等部门形成良好互动。设立多项企业奖学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各层次各类人才。每年约40%毕业生考取或推免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海事局、生态环境厅、中国石油、国家电网等各级政府、各类企事业单位,承担环境监测与评估和环境治理工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面向未来,环境学院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时俱进,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提出精准环保理念,本着理工交叉和文理渗透的原则,持续聚焦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环保战略需求,锚定打造辽宁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通过技术集成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在环境保护和治理领域的融合和推动作用,形成“源汇解析—经济决策—低碳技术—生态安全—智能管理”有机链条,为我国生态文明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产业转型培养复合型高端环保人才和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环境工程专业

辽宁大学于1977年创办环境保护类专业,是我国最早开设环境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2006年建立环境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2021年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现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东北地区省属高校唯一)和硕士点。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省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是辽宁省环保服务业校企联盟牵头筹建单位,拥有1个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的研究中心,7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基地。专业负责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1)、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目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24人,博士生导师12人(包括外聘导师),硕士生导师23人(包括外聘导师),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其中省特聘教授1人,入选“兴辽英才计划”2人,多人获省教学成果奖及获省精品课程。

专业特色:依托学校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办学定位,以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本着理工交叉和文理渗透原则,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提出精准环保的理念,通过技术集成和资源整合,形成“源汇解析—经济决策—低碳技术—生态安全—智能管理”有机链条,聚焦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产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国家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培养创新创业型、理工文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设有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流体力学、电工学、工程力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制图、环境监测、物理化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等。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

我国于2012年设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7个本科专业之一。辽宁大学作为该专业首批招生 (2013年)的高校,立足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美丽辽宁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完成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建设。专业拥有一支理论深厚,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队伍,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所在学院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生态学专业一级硕士点,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点。具有“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实践基地--工程管理应用”三维立体的国家级及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入选第三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机构,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省级研究生培养基地,及10余个实习、实验、实践基地,并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10余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是环境生态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的重要基地。

专业特色:立足环境、生物、化学等基础领域,发展中紧密结合经济、法律、管理等领域需求,理工交融-文工渗透,形成 “源汇解析-经济决策-低碳技术-司法保障-智能管理”人才培养链条。以“重点实验室-工程管理应用-科研与实践基地”等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为基础,以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为支撑,精心培养具备“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与社会精英,为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生态修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等国家重大工程与战略部署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设有普通生物学、生态学、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学、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生物技术、污染生态学、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规划与管理、恢复生态工程学、环境微生物学等。

工程力学专业

本专业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辽宁大学设立的力学专业,在该专业的基础上,整合物理、电子信息、环境工程专业部分师资力量并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新时代立足新工科建设,于2021年建立工程力学专业并开始招生。本专业设有环境力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辽宁大学青年拔尖人才5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10余项;建有2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基地和10余个实习实践基地。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力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以及计算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沟通协作和管理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在环境、电子信息、深空、深地等高新技术领域和土木、能源、机械、水利等工程技术领域,以及高等院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高级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1)立足于国家新工科建设,产教融通,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培养。(2)以力学理论为学科核心框架,注重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定位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需求。(3)专业口径宽,行业覆盖面广,毕业生在环境、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和土木、水利、能源、交通等传统工程领域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主要课程设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振动力学、流体力学、计算力学、数值分析、岩石力学、大型工程分析软件及应用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