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考试心理辅导班会议记录内容怎么写  > 高考报志愿选专业的迷茫与思考

高考报志愿选专业的迷茫与思考

年年有高考,今年到我家。作为即将填报志愿的家长,我也和多数家长一样收听讲座、直播、短视频,听各类专家介绍如何填报志愿。

但越听越迷茫,思维被铺天盖地的信息钝化了。

我怕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还是以写文章的形式思考吧,我不谈报志愿各种技术流程,对此我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只谈心理层面的意义。

前几天受邀进行了一场关于考试的直播,我的观点十分鲜明:考试就是一整套社会评价系统,把所有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再被学校家庭不断强化,最终成为孩子内心自我衡量的标准。

君不见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会优越满满,家长好像档次也被提了上去。相反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则是神情黯淡低人一等,心里充斥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失落与自卑——对此,我感到悲伤。

应试教育把我们牢牢绑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考试便成了某种集体创伤。以至于时隔多年,关于考试的梦境还会出现。

而到了志愿填报时,孩子们多数都很迷茫,他们被迫开启了主动选择的权利,刹那间竟什么都做不了。

因为以前任何时候,孩子的选择只有一条路:高考。现在频道突然那么多,自由来的太迅猛,让他们无从下手。

一个被广为接受的事实是:若孩子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那是最好不过了。

对此我很认同,但事实却是多数孩子并不确定究竟喜欢什么专业——因为之前他从未被赋予过这种权利。

从小到大也没人发自内心关心这个孩子究竟喜欢什么。

也许孩子曾展示过他的热爱,比如足球、漫画、架子鼓、手工、服饰装扮、收集小泥人、摆弄汽车模型、给洋娃娃涂色、组织小朋友角色扮演、设计研究网络游戏、看小说.....

家长多数反应是“这东西没用”“不当饭吃”“耽误学习”“不务正业”,于是在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讲道理和开导”下,孩子放弃了。

有的是含泪放弃的,有的像做贼似得偷摸进行。

然后,孩子选了家长认为更有用的课外辅导班,机器人、钢琴、英语。时间太久远了,孩子们渐渐失去了辨别能力,这个能力就是:这是我喜欢的还是爸妈喜欢的。

多数为了更好的生存,真就把父母喜欢的变成了自己喜欢的,自己喜不喜欢无所谓,你们喜欢就好,我喜欢你们喜欢的,你们就喜欢我。

于是,这些孩子只知道学习、考试、成绩、辅导班、考级。

而旅游、玩手机、踢球、与同学聚餐,这些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事,则变成了对考试成绩的奖赏亦或是考前的放松项目。

孩子内心被植入了更深的事实:我想快乐是奢侈的、我的快乐是有条件的。

即将“被迫报志愿”,面对无数个专业、几千所学校、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城市、面对一切未知的人生、面对与家庭的分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冲突。

于是,大大小小的志愿填报机构突然冒出来,这让孩子家长有了一丝确定感,好像救命稻草还很多,终于有了依靠。

但这些机构的专业性无从考证,内容五花八门互相矛盾更让你不知道该信谁。

更重要的,他们不愿意花精力去了解你们整个家庭、这个孩子,卖课卖卡卖填报费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

存在即是合理,这个世界一旦你没有选择,总会跳出很多人替你选择,与习惯了被选的孩子和家长,正好匹配。

对此我的建议只有一条:把这一切当做参考而非决策,在填报技巧流程上依赖他们,在选择专业和学校上必须靠自己。

怎么靠自己呢?去深入了解这个专业。如何深入?网络时代这不是难事,去权威官方网站以及学校招生办以及从事这个专业的熟人,那里去询问。

再回到内心,志愿填报的本质是“选择”。

人这辈子就是由一切选择决定的,特别是重大选择,比如择业创业、留职辞职、结婚离婚。报志愿可能是孩子第一个重大选择了。

如果你就是即将报志愿的孩子,最终的决定权一定要给自己。你已经出让了太多决定权。

一个基本事实:你肯定做不好别人替你选的东西,肯定学不好令你讨厌的学科。人的本能就是自己的人生自己说了算,除非你失去了这个自己。

就算你不知道喜欢什么,但一定知道讨厌什么。

从情感角度,喜欢和讨厌不需要理由,就只是喜欢、讨厌。如果你能肯定的说出“我愿意”“我喜欢”“我讨厌”,那么恭喜你,你的自己还没丢。

从心理学角度,则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和讨厌,你需要罗列喜欢的理由。理由很多,但最终会抵达某种更深的感受。

比如你喜欢体育专业,也许会抵达对抗、竞争、奔放、合作、团队相关的那些感受,如兴奋、自豪感、被认可、互相扶持等;也许你的父亲是一名体育老师,而他很爱你,你以他为骄傲;喜欢体育也许是在你压抑时打球的那种放松感和发泄感;喜欢体育也许是妈妈反对体育......

总之你一定会找出喜欢的理由,而这些理由引发的感受才是你的,感受的集结左右的就是选择。

同样,讨厌也是有心理因素的。比如很多人不喜欢“当老师”,因为这些年被老师管束太厉害、批评太厉害、控制太厉害,会把这种捆绑干归责于老师,于是讨厌这个职业。

有人不喜欢“当医生”,任何与医学沾边的都不喜欢,也许是因为父母有一方当医生,而潜意识你对父母有怨恨,这种负面情绪会扭曲一个职业本身。

因为喜欢一个人而喜欢一个职业,讨厌一个人而讨厌一个行业,这样的心理现实太多了。

另外,喜欢一个专业往往是对一个职业联想的结果,而对一个职业的联想,也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比如你的父母是老师、医生、律师、公务员、商人,你对这些职业的联想基础几乎全部来自他们对你的影响。

就像我是心理咨询师,孩子们对心理学的联想几乎都来自我。但这确是片面的,比如学习心理学专业最终真正私人执业做心理咨询的人少之又少。

除了家庭影响,就是你看过的书、见过的人、电影网络等外部资源,而外部资源更片面,在那个地方展示的也都是高光时刻。

比如球星、影星、歌星、成功人士。很多人就是因为喜欢梅西C罗才报的体育专业,但全世界只有一个梅西。

而悖论的是你总要经历偶像的指引,再慢慢放下偶像,慢慢去掉理想化,走向自己。

那么以上我想说的是:至少在你选择专业的时候,首先拒绝你讨厌的,不需要理由。

同时选择除了感受,也取决于你的眼界与见识。

多数孩子原来除了学习,所有见识几乎来自父母与学校,太狭窄了,如果父母的人格再不那么成熟,选择将更加被动。

因为父母的建议也取决于他们的眼界(经历经验认知总和)。

说起来有点代代相传的意思,事实的确如此,正如寒门再难出贵子。总要有一代人“出走”,去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