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考研歌词  > 民族学考研:凉山彝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民族学考研:凉山彝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但是另一方面彝族人民十分敬畏自然神灵,因此民歌演唱的内容和地点也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制约性。例如一是父母不能与子女、姐妹一起演唱爱情歌。凉山彝族民歌中带有爱情色彩的,父母、姐妹或子女是不能一起来演唱的。二是居住地不能演唱民歌。因为彝族群众认为房屋、山寨等场所,被认为是神圣、应获得尊重之地。如果在居住地唱民歌,会被认为是不严肃,并且这一行为有可能导致不幸事情的发生。另外,还要根据节日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民歌。三是特定歌曲必须只能由男、女一方来演唱[4]。

(二)歌词与音乐进行有机结合

凉山彝族民歌歌词很有特点,音乐和文学往往进行了有机结合,有的歌词还直接引用长诗,使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歌词结构照时空等顺序来进行统一安排,曲调变化不大,通过歌词的反复变化,来表达演唱者内心的微妙变化,展露演唱者的心情。曲调上也更强调抒情性、旋律较为流畅[5]。

凉山彝族民歌的歌词内容丰富,有正词和衬词之分。正词是指歌曲内容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歌曲的中心内容与主题思想,是能够独立担当起文学性的语言陈述和寓意承载的部分。常用类似于文学中的赋、比、兴等手法。而衬词虽然是在歌曲中起着辅助的作用,但在凉山彝族民歌中却被广泛使用,衬词的使用为歌曲带来渲染意境的作用,同时也能体现语言和歌唱的特色,是其民歌浓郁地域色彩的重要形成原因。衬词和衬字的应用有二三十种情形之多,例如长衬词有“哦伙嘀里伙”“啦哩勒哩噜”等,短衬词有“罗哩罗”“哎哩哩”等,衬字有“啊”“啦”“么”等。如在“义诺语”语言体系中的声母发音带有较强的鼻音色彩,演唱时,这种带有鼻音的发音(如“嗯”“莫”“纽”等) 也会作为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衬词、衬腔频繁出现。这是凉山彝族民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凉山彝族民歌在演唱过程中,没有舞蹈和乐器进行伴奏,而只是进行单纯的演唱,一曲多词的现象比较普遍,即兴性强。凉山彝族人民善于采用娴熟的演绎技巧来传达感情,通过演唱者的即兴表演,可以表现歌曲不同的音乐情绪。不同的歌手,甚至是同一歌手演绎同一歌曲都会有不同的差异性。即使凉山彝族民歌音乐风格可变性较大,但是其变化还是会受到调式或乐曲等方面的制约。例如经典曲目《十想调》的曲调变化性不大,基本维持原貌。

此外,凉山彝族民歌也充分融入了音乐元素。例如美姑县山歌《幺表妹》,是一首典型的“高腔山歌”,是男人在放羊时唱的情歌,旋律高亢明亮,音域跨度大。正词采用的是对仗工整的两乐句,旋律演唱过程中会进行真假声转换,乐曲中以变换拍子和衬词的拖腔共同表现出音乐的延展性,开头的衬词由弱渐强,拉开音乐情绪,而后在乐曲结束部分由强渐弱,以真假声的转换和旋律的波动性共同表现出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三)曲式结构的多样性

由于凉山彝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所以在民歌的曲式结构上也存在着多样性。其中一段体曲式最为常见,并有着较为对称的乐句结构,在每一乐句的演唱过程中根据演唱内容的变化,常采用拖腔的方式进行润腔。此外,还常见到由主、副歌两部分构成的分节歌。在此类曲式结构中,为表现出歌曲情感的跌宕起伏,加强音乐情绪的表现力,常会在歌曲结束时反复演唱最后一个乐句,此时的曲调和歌词可变,也可不变;也可在歌曲开头加一段散板序唱,或在后面加一段散板结尾,抑或是在后面和前面均加一段散板唱段等等。例如彝族姑娘出嫁时所唱的《阿斯牛牛座》和《阿依呷呷涅》就是一种曲调一直反复,歌词不重复的歌曲。

凉山彝族民歌的音乐动机较为简单,常采用重复来运用,这种重复包括多种手法,例如精准重复、变化重复、发展重复、变化发展重复等。

此外,从调式结构上来看,凉山彝族民歌主要是以五声音阶为主,七声音阶的民歌极少出现;当旋律中偶尔出现“7”音或其他变化音时,也常常只是作为经过音出现。在山歌中常见上下滑音、颤音、装饰音和拖腔。有些音程连续向上跳进,在最高音上拖腔,然后几经环绕后回到主音结束[6]。

总体而言,大部分凉山彝族民歌的曲式结构是采用节拍及节奏型的变化为主要变化手段,并加以贯穿主题的多乐句音乐。这与我国大部分民族民间歌曲的主要曲式结构方法相同,其原则也与汉族“板腔体”的戏曲音乐结构相近。

(四)节奏节拍的民族特性

凉山彝族民歌使用的节拍种类繁多,几乎囊括所有的节奏节拍。其中富有民族特色的便是四五拍的运用和大量的变换拍子。

例如四五拍作品布拖民歌《火把节之舞》就是通过每小节四三拍和四二拍的组合,故意破坏音乐节奏的对称平衡性,用以推动旋律的发展,表现旋律的律动性。

另外,在歌曲中采用变换拍子也是其一大特色,常见有四二拍和四三拍的变换。在民歌中采用大量的变换拍子,也是为了方便独唱,以及凸显曲调悠长舒展、即兴的音乐特征,也更易于演唱者抒发情感。

在节奏上,凉山彝族民歌常会大量运用切分音,以及前八分或前十六分音符。通过使用切分音或前八、前十六音符,改变歌曲中的重音位置,推动曲调发展。另外,为了采用节奏鲜明的主题来抒发感情。凉山彝族民歌还常在四二拍节奏的小节内,再次拍处加以有响亮尾音,使得音乐的强弱顺序颠倒,让音高之间的关系也能实现高低搭配,配词长短可变,小节数目也能随着增减。从而使歌曲极富民族韵味。

(五)凉山彝族民歌的演唱特点

凉山彝族民歌作为一种人们表达日常情感的重要方式,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常会为追求情感表现力而无意识形成很多原生态歌唱技巧,这不仅有歌唱时的发声状态的处理,还有音色和润腔的处理。

民歌的演唱与当地的民间方言习惯有着紧密的关系,彝语的发音与英语相似,舌位比较靠后并且比较低,发声时肌肉紧张,用声带的振动发音,因此凉山彝族民歌演唱者在演唱时的发音和声调也与之相似。

此外,以真嗓为主,真假声转换的歌唱方法也十分普遍,很多歌曲因风俗的需要演唱时间较长,旋律中音域跨度较大,歌手常以真假声结合的方法保证演唱的完整性。最后,为保证歌曲的风格特征,歌手在演唱民歌时常采用装饰音和衬词、衬字来为歌曲进行润腔,进行精细处理。

凉山彝族民歌的演唱皆是人们情真意切的情感表达,这其中没有专业歌手所强调的“科学方法”或“矫揉造作”。因此这样的演唱也才是最感人肺腑。

三、总结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同构建了文化大繁荣景象。凉山彝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音乐文化也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音乐研究者的兴趣。通过对其音乐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也更能让世人了解彝族同胞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这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护民族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艳,景志明著.凉山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2]曾令士.彝族乐器简介(一)[J].音乐探索,1985(02):100.

[3]马学良.彝族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陈建林,谭勇.论凉山彝族民歌色彩区域划分[J].四川戏剧,2013(06):120-122.

[5]陈练.四川小凉山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J].民族音乐,2011(02):44-48.

[6]徐福梅,夏郁.凉山彝族民歌艺术特征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36(07):86-89.

作者简介:段传钦,生于1996年,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返回搜狐,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