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类学位论文是学术色彩比较浓的论文,是在某一学术问题或理论上具有新的科研成果或创新性的见解而形成的学术专业性较强的论文,或是对某种已知的理论在实际应用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的总结而形成的研究论文。理论研究类学位论文其实是学术论文的类型之一。它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独创性,也就是说在你所研究的题目范围内,前人没有研究过,或者虽然接触过,但你在他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研究,提出了新的看法,论据确凿,言之成理。 一、总体思路 客观地讲,理论研究类的学位论文对作者的理论基础功底要求较高,并且对创新性要求很强,所以要写成一篇成功的理论研究类论文,相比较其他类型的文章而言,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也正因为它有难度,才获得了喜欢挑战的学员们的偏爱。所以,理论研究类学位论文在学员中也有一定的市场。 从总体上讲,做出一篇理论研究类学位论文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投入。一个可供参考的基本思路是:学员首先应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阅读与此问题相关的文献,最好是研究前沿的文献,并据此确定选题。此后,作者可以沿着选题的方向,拟定研究提纲,阅读中外有关的研究文献资料,对之进行评述,然后建立自己的模型或观点,形成初步的论文结构,在理论基础上,再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模型或观点进行论证,得出自己有创新性的结论,并整理成文。 二、选题 选题的原则和技巧请参照《专题研究类学位论文写作思路》中的相应介绍。 应进一步指出的是,理论研究类学位论文应尤其注意选题的“小”和“新”。在理论研究中,大的题目很容易陷入肤浅、没有价值的困境。“小”就是要研究某些重要问题的某一个小的侧面,一篇学位论文能够比较彻底地解决一个小问题,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篇非常成功的理论研究论文。所谓“新”,则是希望学员们最好研究学术前沿问题。这是因为,一是前人研究较少,需要搜集和占有的资料不需要很多,容易把资料搜集齐全;二是容易出新成果、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理论,可能会成为一家之言,或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三、论文的基本内容构成 对一篇规范的理论研究类学位论文而言,内容构成因研究问题的不同而不同,硕士学位论文,但一些基本的或主要的部分应包括如下一些内容(当然,此处不代表正式行文的顺序,某些部分可以展开,某些部分也可调整): (一)导言 在理论研究类论文中,导言其实是一篇文章精华的浓缩。对于作者来说,导言是陈述自己观点的喉舌,而对于读者或论文评阅人来说,导言是他们了解一篇论文的窗口。一般来讲,导言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问题的提出 一篇好的论文必须是善于提出好问题的论文,这是论文创作的第一步。作者应当在论文开头就开门见山地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陈述自己所发现或提出的问题,并阐明该问题的理论意义或现实应用价值。如果这不是一个新问题,那么作者应进一步阐述自己重新研究该问题的原因:是前人没有很好地解决,还是作者发现了一种新思路或解决方法。 2.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这一点对一篇理论研究类论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论文的是否具有原创性其实主要就体现在其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是否有创造性上。所以,作者应在这一部分阐明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的新思路(基本思路)、新方法、新的框架或新的模型,以及他们的价值所在。 3. 文章的结构安排 在导言的最后,应简要地介绍一下论文的结构安排,包括除导言之外的各章节及其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介绍大都可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 (二)文献回顾和评论/文献综述 任何一篇理论研究类论文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的,对前人的文献进行比较系统的回顾及评论,不仅是对前人贡献的一种尊重,其实也是一种检验自己研究成果的创新程度的方法。对前人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回顾,主要是要搞清楚前人已经做了哪些研究?进展到何处?提出了哪些理论观点?有哪些观点与实践相比是不合理的?有哪些观点是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检验的?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要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指出他们没有做过的相关研究,以及你所做的创新。 对文献进行综述或评价的过程,其实就是你充分占有、消化材料过程,这对文章的质量是有重要帮助的。 (三)论文的研究框架或基本模型 基本框架或基本模型是用来论证作者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框架或模型的选择和研究技巧将直接决定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论证过程的可信性,以及据此框架或模型得出的基本结论的价值和普遍性。在选择了研究框架或基本模型后,作者需要在本部分对它们做出必要的理论描述,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假设、研究步骤,以及某些必要的限制条件等。 (四)模型扩展或实证分析 对一篇纯理论研究类的论文而言,这一部分的任务就是对上述基本模型的主要假设或理论结果作进一步的扩展,或对基本模型的各个子问题逐个进行论证。后一个任务无须多讲,而前一个问题则有一些基本技巧:一是把基本模型的某个或某些假设(限制条件)放松,再得出模型修正后的基本结论;二是把基本模型本身扩展,如把离散型的模型扩展为连续型的模型、把静态模型扩展为动态模型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基本模型的结论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或使文章更有可读性。 实证分析现在也逐渐地渗透到了工商管理和微观经济学领域的论文研究过程中。具体而言,实证分析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比较详细的案例分析;二是对样本数据的计量分析。后者是标准意义上的实证分析模式(参见附件Ⅹ-1)。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使论文的结论具有更大的现实应用价值。 (五)讨论和结论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对论文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创新观点进行总结,经过比较与讨论后形成论文的主要结论。一般而言,这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简练的语言对论文得到结论及其意义做一个归纳总结;二是对论文未能解决的问题、模型或研究框架的局限性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做出说明。这种开放性的研究态度对学科繁荣和后来者的后续研究是必需的,也是作者本人学术态度和价值观的直接映射。 四、附录 附录里的两个附件是理论研究类学位论文的两个范本之研究框架,并不作为科学的写作大纲或严格的标准,仅供参考。 附件Ⅹ-1:《跨区域经营战略背景下的领导风格与绩效关系研究》(目录样式) 附件Ⅹ-2:《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营销理论研究》(目录样式)
附件Ⅹ-1 跨区域经营战略背景下的领导风格与绩效关系研究 (目录样式)
导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 第一章 文献回顾 3 第一节 领导风格 3 第二节 跨区域经营战略 10 第三节 组织承诺 19 第四节 绩效 22 第五节 综合评价 26 第二章 研究框架 27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总体构思 27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9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33 第三章 数据说明 34 第一节 数据的获得 34 第二节 问卷及统计方法说明 35 第三节 计量分析结果 36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60 第一节 研究结果讨论 60 第二节 主要结论 64 附录 69 参考文献 7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75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