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硕士学历鄙视链  > “金本科,银硕士”是真的吗?双非毕业生坦言:职场也存在鄙视链

“金本科,银硕士”是真的吗?双非毕业生坦言:职场也存在鄙视链

有数据显示,2022年研究生考试共有457万人通过网申,正式加入到晋升学历这条赛道上。然而各大高校尽管都在努力扩招,可考虑到有限的教学资源,最终也只开放了110万个招生名额。

这也就意味着,在国家线、复试线双双迈入新高度的情况下,大部分考生只能在笔试结束后遗憾退场,一年的辛苦复习也就此付诸东流。

那么明知道自己可能成为被淘汰的“倒霉蛋”,为何大学生依旧对研究生学历趋之若鹜,即便是“二战”、“三战”也要求得一个结果呢?

人才红利时代,学历成为了“硬通货”

其实在择业问题上,“学历”一直是影响同学们薪资水平、晋升速度、发展平台高低的关键因素。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80后初入职场时,本科生身份的“含金量”并不低,甚至在入职期间还会有领导贴心介绍说:“这是一批新招来的大学生”。可见,在个人能力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的时候,学历就成为了大家行走的“硬通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普通一、二本学历已经从“硬通货”变成了求职者的“充分必要条件”,甚至各行各业还心照不宣的拉起了学历“鄙视链”。

尤其是在“唯学历论”、“唯名校论”盛行的职场环境下,高学历、高素质的研究生人才在大家身边逐渐“冒泡”,而本科生、大专生在职场中的生存空间正被一步步的压缩。

特别是原本认为学历还能拿得出手的本科生,在春招这场“竞技赛”中,早已没了大学生身份带给自己的优越,反而只剩下了尴尬。

于是为了谋求未来发展的坦荡,不少本科生就选择了考研这条赛道,希望将来能够借助研究生身份,进一步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可问题是,考上研究生真的就万事大吉吗?学长学姐所说的“金本科,银硕士”是真的吗?

双非院校毕业的硕士生,还是败给了985大学的本科生

每当春招、秋招快要结束时,都会有不少同学在网上吐槽自己的求职经历。其中一位名叫“红豆”网友的发帖,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从吐槽中可以看出,“红豆”是名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于家乡的一所普通二本,后来又在一所双非院校读研。

在她看来,自己的实力虽然不算拔尖,但研究生身份也理应能够为求职增添一点“砝码”,不过现实情况是,红豆在经历了一轮笔试、两轮面试后,还是败给一名985大学的本科生。

这种情况让红豆感到十分挫败,甚至觉得自己读研付出的三年时间完全没有意义,所以在帖子最后,这位双非毕业生坦言表示:原来职场也存在着鄙视链,985本科生就是比双非硕士生更吃香,“金本科,银硕士”的说法诚不欺我。

为何会出现985本科生>双非研究生的“鄙视链”?

按照常理来说,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都属于本科学士学位的“进阶版”。虽然不能说从受教育程度、专业度以及能力上对本科生进行360°无死角碾压,但也应该在职场中更占优势,可现实为何会反着来呢?

▶高考在用人单位眼里更能体现出实力

乍一看,457万学子共同争夺110万个研究生名额,报录比达到了3.8:1,竞争压力实在不小。

可根据高考的录取数据来看,在2021年共计有1078万人共同参与了高考这个“大项目”,其中能够考上本科的同学只有40%,而能够进入985大学的考生也不过2%,甚至在河南等高考大省,只有排名达到省内前1%的同学才有机会上岸。

两相比较起来,也就难怪在用人单位眼里,985本科生要优于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了。

▶学习态度上985本科生更胜一筹

除了在实力上存在差距,985本科生在学习态度上更加出众。

此前,一位人大经济学的教授在网上吐槽说:自己真的很讨厌给研究生上课,因为相较于本科生而言,现在很多研究生既没有基础,又没有求职的欲望,似乎上课就只为了修学分、顺利毕业然后找个好工作。

并且教授还直言表示:现在一部分研究生连一些基础知识都不了解,更令人捉急的是,大家虽然一问三不知,但还不以为耻,实在是不知道究竟在学什么。言语中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其实同样的道理,大家想要在职场中走得长远,光有学历还不够,最重要的还是得定期给自己“充电”,而目前研究生的这种学习状态,实在是不敢令人苟同。

笔者寄语

虽说在职场上确实名校本科生优于双非研究生的“逆差”,但与普通本科生相比较来说,读研仍旧是目前获取优势较为快捷、有效的渠道之一。

特别是对于本科毕业院校不理想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可以“翻身”的机会,所以大家仍旧可以为此而努力奋斗。

互动话题:你认同“金本科,银硕士”的说法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