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要穿正装吗  > 硕博生到底该不该参加学术会议

硕博生到底该不该参加学术会议

正如大多数导师所说,硕博士生做好科研的必备条件有两个:

一是内因,所谓的内因是做好自己、甘于寂寞、潜心研究,做一个有学术追求的人。

二是外因,所谓的外因是多和外界进行交流沟通和知识的交换,一个博士在坐冷板凳孤心研究的同时也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开阔自己的眼界,学术会议是一个很重要的眼界打开方式。

一、参加学术会议重要吗?

日前,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研究生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学位〔2020〕19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开展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的通知》(学位〔2020〕26号)《国际关系学院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方案(2021-2025年)》(国关院发〔2021〕4号)《国际关系学院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建设工作任务清单》(国关院发〔2021〕32号)的要求,都表示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和重要学术会议,所以学术会议重要吗?要不要参加学术会议呢?答案是肯定的,究其原因:

1. 了解研究领域内最新的研究动向

要想做出一项有创新性的研究或者有价值的研究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的前沿,熟知该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在最新的研究进展上做出自己的研究贡献。了解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方式有二:

一是阅读大量的学术文献,尤其是最新发表的学术文献,这也是每个科研学者的主要工作任务,但是该方式需要你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时间比较久;

二是通过学术会议上其他学者的学术汇报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一般而言,学术会议是针对某个主题精选该研究领域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和质量比较高的论文,围绕某一主题的论文,在十几分钟之内你就能听到一篇论文的来龙去脉还能膜拜作者本人,这样就省去了你看论文的很多时间,还会激发你很多的想法。

 

2. 发现自身研究的不足

参加学术会议的学者一般有两种身份:一是学术会议的汇报者;二是学术会议的旁听者。当然两种身份的参加方式都会让你在听学术讲座中获得很多知识,但是亲身作为学术会议的汇报者可能有更为切实的感受。学术会议一般要求你提交论文,论文被选中后在学术会议上进行宣讲,同时一些专家学者对你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因此在与其他专家学者的讨论中,其他专家学者对你学术论文的建议中能够进一步促进自己研究论文的成型。

 

3. 结识一些大牛学者和青年朋友

参加学术会议一是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二是可以结识一些大牛学者和青年学者,为以后研究的开展打好铺垫。大牛一般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威,结识一些大牛学者可以要得他们的联系方式,以后逢年过节发去祝福,或者加强沟通和交流,对你以后论文的发表或者学术之路的发展还是比较有帮助的。尤其是打算读博的硕士,或者打算读博后的博士都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制造与大牛学者偶遇的机会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联系。结识一些青年学者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学习,这些以后都是自己的人脉资源。

 

二、如何有选择性地参加学术会议?

现在的学术会议多如牛毛,很多学术会议也变了味道,也不是单纯的学术交流了,很多人认为参加学术会议就是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学术会议上知识交流少了,人情世故多了,学术会议的质量也越来越低了。那么如何有选择性地参加学术会议呢?

 

1. 多参加一些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一般规模比较大,也比较有影响力,会议也越比较正规。在学术会议上不仅能够了解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也能了解国外学者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总之会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