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可没有什么义务教育,扫盲学校之类,能上得起私塾的子弟,家里怎么都是有点钱或者文化,普通百姓家基本上就是世世代代为农,在山村里过完一生,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就拿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来说,他精通突厥、契丹等语言,可以说是一个语言大师。所以,当时朝廷才能破格将他招入朝廷为官,从此飞黄腾达。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的识字率也不过20%。后来,为了提升全国的基础教育水平,便大力开展扫盲教育,很多村子里都修建了扫盲学校,我曾经也就在那里读的小学。
现如今,随着义务教育的大力推广,我国的全民识字率已经高达97%以上,而教育水平和资源的提升,也是因为有着良好的政策,我们站在革命前辈的肩上,才有了现今的成长。
同时,古代的科举考试也并非是一次性,而是多级参考,分别有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过就是秀才,会试通过就是举人,殿试通过就是进士,第一名被称为状元。
当然,这里所说的状元,和现在什么高考状元根本不是一回事。因为古代的科举是三年一次,状元是全国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起步至少是翰林编修,从六品起步,甚至当做未来的宰相进行培养。
《范进中举》相信大家都知道,考上举人直接疯掉了。为什么呢?因为从此以后,范进可以和当地官员平起平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换作谁不会发疯呢?
然后,再说科举考生赶考的路上开销。古代参加考试,可不像现在如此交通便利,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能坐上马车赶考那是大户人家,而绝大多数普通考生,都是背着书本、拿点盘缠,一路走去考场。
如果离考场比较远的地方,考生至少提前3个月就要出发,一路上风餐露宿。
更有甚者,还有性命之忧。就比如在海南的考生,想要去广东参加考试,那就必须越过琼州海峡才行,极端天气下海面浪大,很容易船覆人亡。
当然,去考场的路上,也有乡野小店旅舍,但是大多数考生都不舍得花钱,更愿意找个避风避雨的地方就行。
同时,还有就是科考的时间,乡试开考一般在大暑时期,而会试的开考时间又是在寒冬,这就让不少赶考的学子,遇上极端天气,最后在赶考路上生病,乃至是因病而亡。
即便如此,也是有多少考生从少年时代开始学习,一直到50多岁才能考上进士。但是,大多数科举考生,终其一生,都没有考到一官半职,甚至含恨而终。
在清朝时期,虽然科举的参考的途径增多,但是录取人数却并没有增加,生员的录取率只有2%(通过最低一级的院试,进入府州县学,才能获得生员资格),普通人想要靠科举成功概率不到5%。
在道光年间,就有近40人的老童生,穷困潦倒,将一生的赌注全部压在科举考试上,而这些老童生的平均年龄更是达到80岁以上。
这么一说来,范进中举的年龄,似乎算不得什么。但是,一辈子没有考中的普通考生,也就错过了人生的大好年华,成为了封建王朝的读书治世机器。
所以说,曾国藩便极力劝诫20岁出头的弟弟,希望他不要把时间,全部花费在考取功名之上。
除开科举极低录取率带来的难度,进入考场以后的考试时间才是最磨人的。比如乡试,3场考试,每场是三天两夜,会试考试时长也和乡试一致。
当考生进入指定考棚考试后、睡觉,吃喝拉撒什么的,全部都是在考棚里面进行。考生中途绝对不能离开考棚,来回都是兵丁巡逻,只要胆敢作弊,就以欺君之罪论处。
晚清时候,有来华传教的美国人,曾经亲眼见到考生在考棚里作答的痛苦场景,大雨天担心弄湿卷子,大热天就是汗流浃背,贡院根本没什么解暑工具,完全靠考生的心静来取凉。
古代的考生们,为了能够专心写下一首诗句了,或者一篇文章,往往要在座位上待近20个小时,如果碰见极端天气导致卷子作废,花费的时间,只能是自认倒霉。
再来说说考试内容,明清的科举制度都是一脉相承,以八股文取士。
所谓的八股取士,也就是说从《四书》里面直接找到或者指定一句话作为考题,考生围绕考题写八股文,不得自由发挥,必须按照八股特定格式去书写。
很明显,这样的考试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摧毁了读书人的独立创新能力,导致明清一带的官场,也更是官商勾结,沆瀣一气。
所以,当时的阅卷官对于考试试卷,主观打分的观念很强,在无法评判好坏文章的情况下,直接是凭着感觉去打分,根本没有打分标准,这也造成很多考生,多次科考不第。
简单来说,明清时代的科举,不管是对于考生还是阅卷官,或者录用朝廷来说,都是一场赌博。
我记得小时候看《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有句台词我记忆犹新,就是为什么朝廷要招录这么多读书人入仕?
乾隆皇帝给的答案很直接:科举的第一要义不是选材,而是通过科考,将全天下的读书学子,全部关入八股的牢笼,让他们终究一生为功名利禄奔忙,没有闲暇时间想其他的,也就是所谓的“牢笼治世”。
只要读书人太平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正如我前文所说,当时但凡能读得起书的人,家里条件都不会太差。毕竟,在古代读书,就是一个极具耗费钱财的工作。
一般的老百姓,根本没有能力让自己孩子脱产读书,最多跟两年私塾,能认识几个字也就行了。
古时候,晚上看书根本没有电灯,老百姓家也没钱买油灯。至于柴火也可以照明,但是要是大夏天晚上,本来就湿热无比,还加上一堆篝火,那根本看不进书。
在明清时代,读书便是少数家庭的专利,乃至被一部分阶层垄断,而且就算家庭条件好,运气不好,同样会在考试中名落孙山,比如明朝的大才子唐伯虎,在会试当中直接被取消考试资格。
然后,还有一个问题,古代的考卷可没有标准答案。考试的成绩,完全取决于阅卷官的主观意识,假如考试写的文章思想和阅卷官不相符合。
那么,十分抱歉,你就成功落榜了!
又或者,这位阅卷官特别不喜欢有错字或者污迹的考卷,但凡考生的考卷有错字,即便最后是改对了。
不好意思,这次又落榜了,下一次继续吧!
还有甚者,在某些王朝的特定时间下,同样一批考卷,阅卷官只从里抽出500张试卷进行批阅,其他可能就是重在参与了,考卷直接拿去当柴火用。
有的考生考着考着,直接把家庭考空了,在历史上也并不是新鲜事。没错,就是读个书,直接把家读破产了。
同时,在古代想要参加科考,也需要有准考证,也就是参考资格,而非所有家庭条件好的人都能够参加科考。
比如隋朝开始,禁止商人参加科举考试,这也就反映了当时朝廷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然后,如果家庭家人去世,服丧期间考生也是不能参加科考的,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百善孝为先”。
明朝时期,对于科考人员的资格审查更加严格。明朝曾经出过官文,在《科举条格诏》里面,规定四类人禁止参加考试。
首先,是已经入仕的不能参加考试,在元朝时期担任过重要职位,通过元朝科举的人不能参加考试,曾经被罢免的官员不能参加考试,酒鬼贪色之徒不能参加考试。
但是,在科举考试后期,因为官场的贪污腐败严重,导致科考的徇私舞弊现象十分严重,主考官利用职务便利,通过科考大肆敛财,一度让科举劣迹斑斑。
科举考试的局限性,禁止很多人参加考试,导致大批人才埋没流失,甚至影响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也是古代学子参加科考到暮年的执念所在,而这科举高台之下,往往又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惨结局。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