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清华硕士生导师  >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81500]水利工程

[00]水利工程

一、 适用学科、专业

1、适用对象

2020年秋季及以后入学的硕士研究生

2、适用学科

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5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4

二、 培养目标与定位

培养硕士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和解决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在所在学科领域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三、 培养方式

硕士生培养工作由导师负责。跨一级学科或交叉领域培养硕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联合导师协助指导,并由学位分委员会审批。

四、 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符合《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要求。

五、 培养环节与学位要求

1、培养计划

硕士生要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论文工作计划,年限不超过3年。入学三周内将导师签字的个人培养计划交至系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若中途修改培养计划,需由研究生书面提出申请,经导师签字同意后交水利系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在进入第二学年后,研究生本人要认真检查是否已全部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学习,所修学分是否满足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不符合要求者不得申请论文答辩。

2、选题报告

论文选题报告应公开进行。论文选题报告需按时完成,以保证论文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至论文答辩)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学习年限为两年和三年的研究生须分别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结束前通过论文选题报告。未按时通过选题报告者,则该必修环节考核未达到培养方案规定要求,应予以分流。硕士生可申请退学,否则学校予以退学处理。

选题书面报告应不少于5000字,内容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以及参考文献等。选题报告答辩由各研究所负责组织考核小组,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不少于3人;属于学科交叉培养硕士生的论文选题报告会,应当聘请所涉其他学科的专家参加。考核小组通过讨论,给出是否通过选题报告的明确意见。

硕士生须将选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交至研究生管理部门记载成绩。

凡是涉密学位论文,要在论文开题前进行申请,具体要求详见《清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保密管理规定》。

3、学术活动

硕士生在学期间每学期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在学习期间应参加不少于10次的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每学期末写出本学期听取学术报告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系研究生主管部门记载成绩。

4、中期检查

在第三学期结束前,以指导教师为主组织考核小组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小组中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不少于3人。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检查不通过者,需在七日内向系教学主管提交书面整改计划。

5、学位论文撰写及指导教师审核

至少在答辩五周前按照要求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学位论文写作格式与要求应按照“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申请大数据项目的硕士生,除了完成必要的相关课程学分外,学位论文要与大数据相关。

指导教师应客观公正地评价硕士生学位论文质量和成果水平,并给出是否同意学位论文送审的意见。在没有指导小组的情况下,当指导教师、院系或学位分委员会认为必要时,经院系或学位分委员会同意,可以成立评审小组对学位论文进行独立评价,给出是否同意送审的意见。指导教师(指导小组或评审小组)的评阅意见编入硕士生学位论文。

6、论文评阅

硕士学位论文应送2位校内外同行专家评阅,一般应有本研究所(室、团队)之外的一位同行专家进行评阅。评阅人应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的亲属均不得担任论文评阅人。属于学科交叉研究的论文,评阅人中应至少包括一名所涉其他学科的专家。评阅意见必须全部收回,方可申请答辩。

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公开评阅人名单编入硕士生学位论文。

7、论文答辩

完成个人培养计划、满足学科培养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写作并经导师审查通过后,硕士研究生可以提出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答辩申请至少于答辩四周之前提出。

8、申请学位

完成论文答辩后,硕士生可提出工学硕士学位申请,须同时提供论文成果价值及自身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相关支撑材料。

对论文成果的价值或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难以简单判断的,学位分委员会将成立专门小组或指定专人进行特别审核,学位分委员会对相应的学位申请重点审议。

六、 课程设置

1、学位要求总学分不低于24学分(考试学分不低于 17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学分为5学分,专业必修环节2学分,专业课程学分至少16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必修1学分。

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一般不少于6门。详细课程设置附后。

2、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具体选课由导师和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商定。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也可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定内容范围内系统自学,相关内容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但不计成绩、不计学分。若研究生欠缺本学科大学本科层次的业务基础,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此类补修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3、硕士生要在申请论文答辩前一个学期完成要求的学位课程学分。

1、 学位课程与环节( 不少于  24  学分 )

(1) 公共必修课程( 不少于  5  学分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60680012 2学分 考试 春秋

自然辩证法概论 60680021 1学分 考试 春秋

硕士生英语 64200012 2学分 考试 春秋

第一外语类

中国概况课

(2) 学科专业课( 不少于  16  学分 )

A、 基础理论课( 不少于  4  学分 )

以下任选一门必修

张量分析 60330024 4学分 考试 秋

数值分析A 60420044 4学分 考试 春秋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60420084 4学分 考试 春

应用随机过程 60420094 4学分 考试 秋

最优化方法 60420194 4学分 考试 秋

数值分析 60420254 4学分 考试 春

B、 专业课

除罗列的课程外,学生可选择相关学科的研究生课程。

软件工程技术和设计 60240033 3学分 考试 秋

断裂力学 60330053 3学分 考试 春

弹塑性力学 60330084 4学分 考试 秋

有限元及变分法基础 70030033 3学分 考试 春

结构动力学 70030043 3学分 考试 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 70030183 3学分 考试 春

学术规范与土木水利工程伦理(A) 70030251 1学分 考查 秋

河床演变学 70040032 2学分 考试 春

现代水资源规划 70040064 4学分 考试 春

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 70040074 4学分 考试 春

高等水文学 70040083 3学分 考试 秋

高等土力学 70040092 2学分 考试 春

高等土力学 70040094 4学分 考试 春

高等水工结构 70040104 4学分 考试 春

环境流体力学 70040123 3学分 考试 春

计算流体力学 70040163 3学分 考试 春

河流动力学 70040262 2学分 考试 秋

工程流体力学基础 70040273 3学分 考试 秋

工程流体力学专题 70040283 3学分 考试 春

水利专业英语 70040291 1学分 考试 秋

量纲分析及相似原理 70040312 2学分 考试 春

气象水文学 70040322 2学分 考试 秋

非线性计算力学 70040342 2学分 考试 秋

计算动力学 70330114 4学分 考试 春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 80030063 3学分 考试 秋

河工模型试验 80040032 2学分 考试 秋

岩土与结构工程数值方法 80040043 3学分 考试 春

实验应力分析 80040053 3学分 考试 春

水质模拟 80040062 2学分 考试 秋

地下结构工程 80040072 2学分 考试 春

渗流力学与计算分析 80040093 3学分 考试 春

河流综合管理 80040103 3学分 考试 春

环境岩土工程 80040112 2学分 考试 秋

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工程 80040122 2学分 考试 春

生态水文学 80040163 3学分 考试 秋

水沙两相流动力学 80040171 1学分 考查 秋

浅水流动的特性与数值模拟 80040213 3学分 考试 秋

现代遥感水文学 80040242 2学分 考试 春

岩土工程仿真 80040252 2学分 考试 春

岩体结构工程仿真分析及并行计算 80040263 3学分 考查 春

世界流域规划与管理比较 80040272 2学分 考试 春

计算河流及河口海岸动力学(2) 80040302 2学分 考试 春

治河方略概论 80040312 2学分 考查 春

土体渗流理论与工程应用 80040322 2学分 考试 秋

环境水文地质 80040332 2学分 考查 春

水力压裂技术导论 80040342 2学分 考查 春

泥石流动力机理与风险控制(英) 80040362 2学分 考试 春

智能建造前沿 80040372 2学分 考查 秋

相关学科的研究生课程

(3) 必修环节( 不少于  2  学分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69990021 1学分 考查 春秋

学术活动 69990031 1学分 考查

(4)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 不少于  1  门  1  学分 )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 60250101 1学分 考查 春

学术规范与土木水利工程伦理(A) 70030251 1学分 考查 秋

(5) 大数据项目相关课程

参与此项目的硕士生,选修相关课程不低于10学分,可以替代总计不超过6学分的2-3门本学科专业课。具体课程信息以开课院系发布为准。

大数据分析(B) 60240103 3学分 考查 秋

数据伦理 60250121 1学分 考查 春

大数据科学与应用系列讲座 60250131 1学分 考查 春

大数据系统基础(A) 60470013 3学分 考试 秋

大数据管理与创新 60510202 2学分 考试 春

大数据分析(A) 60700033 3学分 考试 秋

数据思维与行为 60700052 2学分 考查 春

大数据系统基础(B) 64100033 3学分 考试 秋

大数据治理与政策 80591342 2学分 考试 秋

七、 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

创新成果的具体要求详见《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学科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基本要求》。

八、 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

1、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

2、硕士学位论文应遵守国家和清华大学规定的学位论文基本格式,计量单位、图表、公式、缩略词、符号等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行业习惯,文献引用要规范。

3、硕士学位论文应保证系统性和完整性,应能反映出硕士生已经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了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4、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具有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研究生可以以学术期刊论文、学术会议论文、专著、专利、软件著作权、报告等多种形式(以下统称相关学术成果)展现其创新成果。相关学术成果可以作为评价学位论文水平的重要参考。

水利水电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81500]水利工程  [081400]土木工程(岩土工程专业)

[00]水利工程

一、 适用学科、专业

1、适用对象

2020年秋季及以后入学的博士研究生

2、适用学科

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5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4

二、 培养目标与定位

培养博士研究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相关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和解决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在所在学科领域取得创造性成果。

三、 培养方式

博士生培养工作由导师负责,并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一般不设副导师。对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博士生,应成立有相关学科导师参加的指导小组,必要时可聘请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作为联合指导教师。

四、 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符合《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要求。

五、 培养环节与学位要求

1、培养计划

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文献综述、选题报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进度安排;并报系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课程学习计划,须在学期选课期间修改,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系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2、社会实践

普博生一般应在第一学年的暑假、直博生(硕博连读生)一般应在第二学年的暑假参加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要求参见《清华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管理办法》。

3、资格考试

普博生的资格考试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初进行,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的资格考试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初进行。普博生最迟应在入学后第八学期结束前、直博生(硕博连读生)最迟应在入学后第九学期结束前通过资格考试。

博士生资格考试在全系范围内统一组织;资格考试委员会由不少于3位博士生指导教师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组成,负责考核工作。

考试委员会提前两个月通知参加考试的博士生,原则上不得提前或延期参加资格考试。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参加考试的,需在接到考试通知三日内提出书面申请,资格考试委员会在三日内给出审批意见。博士生资格考试成绩作为博士生必修课成绩记载。

资格考试重点考察博士生对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相关脉络的梳理情况,考察对重点方向的把握情况,考察对基础知识和相关工具(试验技术与数值方法)的掌握情况。博士生须提前一个星期提交相关的报告。

资格考试委员会各成员按优秀、良好、一般、预警独立给出等级评价,对于“预警”评价需同时给出具体说明。系教学主管基于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评价意见综合考虑整体情况,最终给出资格考试是否通过的结论。

第一次资格考试不通过的,原则上可申请再次参加考试;第二次考试仍不通过的,或者在规定的时限内没有通过的,则该必修环节考核未达到培养方案规定要求,应予以分流。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可申请转为硕士生培养;普博生以及未转硕的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可申请退学,否则学校予以退学处理。

4、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应在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后进行。自选题报告通过至申请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普博生最迟应在入学后第八学期结束前、直博生(硕博连读生)最迟应在入学后第十学期结束前完成选题报告。

博士生入学后在指导教师(小组)指导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体课题并完成选题报告。依据《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由指导教师(小组)为主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考核小组中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不少于3人。属于学科交叉培养博士生的论文选题报告会,应当聘请所涉其他学科的专家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一般应包含文献综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选题报告原则上应在二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选题报告会应尽量邀请更广泛的教师和研究生参加。

考核小组各成员按优秀、良好、一般、预警独立给出等级评价,对于“预警”评价需同时给出具体的情况说明。系教学主管基于考核小组各委员的评价意见并综合考虑整体情况,最终给出选题报告是否通过的结论。

第一次选题报告不通过者,可于六个月后再次申请参加;第二次仍不通过的,或者在规定的时限内没有通过的,则该必修环节考核未达到培养方案规定要求,应予以分流。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可申请转为硕士生培养;普博生以及不申请转硕的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可申请退学,否则学校予以退学处理。

学位论文涉及国家机密的,要在论文开题前申请密级认定,具体要求详见《清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保密管理办法》。

5、中期检查/年度进展报告

依据《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中期,至少在二级学科范围内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检查。以指导教师(小组)为主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小组中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不少于3人;属于学科交叉培养博士生的论文中期检查应当聘请所涉其他学科的专家参加。

鼓励组织专门的考核小组,每学年通过年度进展报告的方式检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考核小组参照中期检查考核小组组成。

中期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中期检查不通过者,需在七日内向系教学主管提交书面整改计划。

6、学术活动

博士生在学习期间每学期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每学期至少应出席学术报告会4次,每学期末写出本学期听取学术报告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系研究生主管部门记载成绩。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有一次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以口头报告等方式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应参加不少于30次的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

7、最终学术报告

依据《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最终学术报告通过后方可提交学位论文送审。在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距正式申请答辩至少3个月前,博士生应当进行论文工作总结报告,邀请至少5名同行专家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同行专家应当为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博士生指导教师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其中半数以上应当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属于学科交叉培养博士生的论文工作总结报告应当聘请所涉其他学科至少两位专家参加。

最终学术报告采用匿名投票,获得不低于2/3与会专家同意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同行专家评审环节。

8、学位论文撰写及指导教师(小组)审核

按照要求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学位论文写作格式与要求应按照“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指导教师应对论文的总体结构、内容、水平和论文格式进行严格审查,加强对博士生学位论文的学术指导和质量把关。

指导教师(小组)应客观公正地评价博士生创新成果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并给出是否同意学位论文送审的意见。在没有指导小组的情况下,当指导教师、院系或学位分委员会认为必要时,经院系或学位分委员会同意,可以成立评审小组对学位论文进行独立评价,给出是否同意送审的意见。指导教师(指导小组或评审小组)的评阅意见编入博士生学位论文。

9、论文评阅

在通过最终学术报告后,博士生至少于申请答辩前6周向学院教学办提出论文送审申请。形式审查合格的论文方可送审。

博士学位论文应送3-5位校内外同行专家评阅,评阅形式包括全隐名和部分隐名。评阅人数量、评阅形式、评阅人名单由学位分委员会确定。依据《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及有关要求》,评阅人应是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博士生指导教师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其中半数以上评阅人应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的亲属均不得担任论文评阅人。属于学科交叉研究的论文,评阅人中应至少包括一名所涉其他学科的专家。

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公开评阅人名单编入学位论文。

10、论文答辩

完成个人培养计划、满足学科培养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写作并经导师和评阅人审查通过的博士研究生,可以提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提出答辩申请前,论文公开评阅意见须全部收回,匿名评审以送审之日起6周内收回的评阅意见为准。收回的所有评阅意见对论文的创造性评价为“大”或者“较大”且综合评价为“A”或者“B”可直接申请答辩;若不满足此项要求,须经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委派专家审查同意后方可申请答辩。

11、申请学位

完成论文答辩后,博士生可提出工学博士学位的申请,须同时提供论文成果创新性及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相关支撑材料。

其中,关于论文成果创新性的要求详见《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学科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

关于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支撑材料,须包含体现学术交流能力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中外文撰写与发表(或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等)材料。

对论文成果的创新性或博士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难以简单判断的,学位分委员会将成立专门小组或指定专人进行特别审核,学位分委员会对相应的学位申请重点审议。

六、 课程设置

1、基本要求

普博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修课程不少于12学分,其中各必修环节5学分,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学科专业课程必修2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必修1学分。自学课程原则上不作为学位要求的课程。

直博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修课程不少于28学分,其中各必修环节5学分,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17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必修1学分。自学课程原则上不作为学位要求的课程。

硕博连读生(提前攻博生):学分要求与直博生相同,硕士阶段所修的公共必修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的学分经过认定可以转换成博士学位要求的学分。

详细的课程设置附后。

2、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具体选课由导师和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和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具体需要商定。与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专门知识,也可由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系统自学,相关内容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但不计成绩、不计学分。若研究生欠缺本学科大学本科层次的专业基础,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补修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3、博士生一般要在申请论文答辩前一个学期达到相关课程学习的要求。

● 普博生和论文博士课程

1、 学位课程与环节( 不少于  12  学分 )

(1) 公共必修课( 不少于  4  学分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90680032 2学分 考试 春秋

博士生英语 94200012 2学分 考试 春秋

第一外语类

中国概况课

(2) 学科专业课( 不少于  2  学分 )

A、 必修课( 不少于  1  门  2  学分 )

水利工程学科前沿系列讲座 90040012 2学分 考查 春

B、 专业课

软件工程技术和设计 60240033 3学分 考试 秋

张量分析 60330024 4学分 考试 秋

断裂力学 60330053 3学分 考试 春

弹塑性力学 60330084 4学分 考试 秋

高等数值分析 60420024 4学分 考试 秋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60420084 4学分 考试 春

应用随机过程 60420094 4学分 考试 秋

最优化方法 60420194 4学分 考试 秋

有限元及变分法基础 70030033 3学分 考试 春

结构动力学 70030043 3学分 考试 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 70030183 3学分 考试 春

河床演变学 70040032 2学分 考试 春

现代水资源规划 70040064 4学分 考试 春

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 70040074 4学分 考试 春

高等水文学 70040083 3学分 考试 秋

高等土力学 70040092 2学分 考试 春

高等土力学 70040094 4学分 考试 春

高等水工结构 70040104 4学分 考试 春

环境流体力学 70040123 3学分 考试 春

计算流体力学 70040163 3学分 考试 春

河流动力学 70040262 2学分 考试 秋

工程流体力学基础 70040273 3学分 考试 秋

工程流体力学专题 70040283 3学分 考试 春

水利专业英语 70040291 1学分 考试 秋

量纲分析及相似原理 70040312 2学分 考试 春

气象水文学 70040322 2学分 考试 秋

非线性计算力学 70040342 2学分 考试 秋

计算动力学 70330114 4学分 考试 春

河工模型试验 80040032 2学分 考试 秋

岩土与结构工程数值方法 80040043 3学分 考试 春

实验应力分析 80040053 3学分 考试 春

水质模拟 80040062 2学分 考试 秋

地下结构工程 80040072 2学分 考试 春

渗流力学与计算分析 80040093 3学分 考试 春

河流综合管理 80040103 3学分 考试 春

环境岩土工程 80040112 2学分 考试 秋

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工程 80040122 2学分 考试 春

生态水文学 80040163 3学分 考试 秋

水沙两相流动力学 80040171 1学分 考查 秋

浅水流动的特性与数值模拟 80040213 3学分 考试 秋

现代遥感水文学 80040242 2学分 考试 春

岩土工程仿真 80040252 2学分 考试 春

岩体结构工程仿真分析及并行计算 80040263 3学分 考查 春

世界流域规划与管理比较 80040272 2学分 考试 春

计算河流及河口海岸动力学(2) 80040302 2学分 考试 春

治河方略概论 80040312 2学分 考查 春

土体渗流理论与工程应用 80040322 2学分 考试 秋

环境水文地质 80040332 2学分 考查 春

水力压裂技术导论 80040342 2学分 考查 春

泥石流动力机理与风险控制(英) 80040362 2学分 考试 春

智能建造前沿 80040372 2学分 考查 秋

相关学科的研究生课程

(3) 必修环节( 不少于  5  学分 )

社会实践 69990041 1学分 考查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99990032 2学分 考查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99990041 1学分 考查 春秋

资格考试 99990061 1学分 考试

(4)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 不少于  1  学分 )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 60250101 1学分 考查 春

学术规范与土木水利工程伦理(B) 70040331 1学分 考查 秋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

● 直博生课程

1、 学位课程与环节( 不少于  28  学分 )

(1) 公共必修课( 不少于  5  学分 )

自然辩证法概论 60680021 1学分 考试 春秋

博士生英语 90640012 2学分 考试 春秋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90680032 2学分 考试 春秋

第一外语类

中国概况课

(2) 必修环节( 不少于  5  学分 )

社会实践 69990041 1学分 考查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99990032 2学分 考查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99990041 1学分 考查 春秋

资格考试 99990061 1学分 考试

(3) 学科专业课( 不少于  17  学分 )

A、 任选一门必修( 不少于  4  学分 )

《数值分析A》限提前攻博生,这些课程任选一门必修。

张量分析 60330024 4学分 考试 秋

高等数值分析 60420024 4学分 考试 秋

数值分析A 60420044 4学分 考试 春秋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60420084 4学分 考试 春

应用随机过程 60420094 4学分 考试 秋

最优化方法 60420194 4学分 考试 秋

B、 专业课( 不少于  11  学分 )

软件工程技术和设计 60240033 3学分 考试 秋

断裂力学 60330053 3学分 考试 春

弹塑性力学 60330084 4学分 考试 秋

有限元及变分法基础 70030033 3学分 考试 春

结构动力学 70030043 3学分 考试 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 70030183 3学分 考试 春

河床演变学 70040032 2学分 考试 春

现代水资源规划 70040064 4学分 考试 春

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 70040074 4学分 考试 春

高等水文学 70040083 3学分 考试 秋

高等土力学 70040092 2学分 考试 春

高等土力学 70040094 4学分 考试 春

高等水工结构 70040104 4学分 考试 春

环境流体力学 70040123 3学分 考试 春

计算流体力学 70040163 3学分 考试 春

河流动力学 70040262 2学分 考试 秋

工程流体力学基础 70040273 3学分 考试 秋

工程流体力学专题 70040283 3学分 考试 春

水利专业英语 70040291 1学分 考试 秋

量纲分析及相似原理 70040312 2学分 考试 春

气象水文学 70040322 2学分 考试 秋

非线性计算力学 70040342 2学分 考试 秋

计算动力学 70330114 4学分 考试 春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 80030063 3学分 考试 秋

河工模型试验 80040032 2学分 考试 秋

岩土与结构工程数值方法 80040043 3学分 考试 春

实验应力分析 80040053 3学分 考试 春

水质模拟 80040062 2学分 考试 秋

地下结构工程 80040072 2学分 考试 春

渗流力学与计算分析 80040093 3学分 考试 春

河流综合管理 80040103 3学分 考试 春

环境岩土工程 80040112 2学分 考试 秋

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工程 80040122 2学分 考试 春

生态水文学 80040163 3学分 考试 秋

水沙两相流动力学 80040171 1学分 考查 秋

浅水流动的特性与数值模拟 80040213 3学分 考试 秋

现代遥感水文学 80040242 2学分 考试 春

岩土工程仿真 80040252 2学分 考试 春

岩体结构工程仿真分析及并行计算 80040263 3学分 考查 春

世界流域规划与管理比较 80040272 2学分 考试 春

计算河流及河口海岸动力学(2) 80040302 2学分 考试 春

治河方略概论 80040312 2学分 考查 春

土体渗流理论与工程应用 80040322 2学分 考试 秋

环境水文地质 80040332 2学分 考查 春

水力压裂技术导论 80040342 2学分 考查 春

泥石流动力机理与风险控制(英) 80040362 2学分 考试 春

智能建造前沿 80040372 2学分 考查 秋

相关学科的研究生课程

C、 必修课( 不少于  1  门  2  学分 )

水利工程学科前沿系列讲座 90040012 2学分 考查 春

(4)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 不少于  1  学分 )

学术规范与土木水利工程伦理(B) 70040331 1学分 考查 秋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

七、 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

创新成果的具体要求详见《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学科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基本要求》。

八、 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应遵守国家和清华大学规定的学位论文基本格式,计量单位、图表、公式、缩略词、符号等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行业习惯,文献引用要规范。

3、博士学位论文应取得显著的创新成果,并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完整呈现。创新成果应实质性推动学科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

可以以学术期刊论文、学术会议论文、专著、专利、软件著作权、报告等多种形式(以下统称相关学术成果)展现创新成果。相关学术成果可以作为评价学位论文水平的重要参考。

4、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学术型和专业型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成果的具体要求分别详见《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学科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和《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

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适用于2020级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

一、培养目标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教育旨在培养工程类别创新领军人才。创新领军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在相关工程类别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应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能够在所在工程类别做出创新性成果。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的培养应结合所在工程类别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行校企合作、多学科交叉培养。可采取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 联合指导方式,并鼓励根据研究课题组成论文指导小组;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校内导师由我校认定的博士生导师担任,企业导师由合作企业或相关领域专家担任,一般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4年,最长修业年限8年。

三、专业学位类别

 电子信息(代码0854):精密仪器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医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机械(代码0855):机械工程系、车辆与运载学院、工业工程系、航天航空学院、美术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材料与化工(代码0856):化学工程系、材料学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资源与环境(代码0857):环境学院、工程物理系、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能源动力(代码0858):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车辆与运载学院、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工程物理系、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土木水利(代码0859):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四、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少于12学分。

1.创新模块(3学分,必修)

 工程领域前沿讲座               99998021 1学分

 工程领域重大专题研讨课       99998001 1学分

 工程实践调研                62558011 1学分

2.专业课程模块(不少于2学分,必修)

在导师(小组)的指导下选修不少于2学分与所从事工程类别相关的专业课。特色项目工程博士生也可选修所在项目开设的特色专业课程。

3.领导力及职业素养模块(不少于6学分)

必修课程

 工程伦理                60610231 1学分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90680032 2学分

限选课程(以下二选一或全选)

 领导与沟通                60168012 2学分

 领导力与人力资源开发          60518002 2学分

任选课程(以下课程视情况开设,学生可选修至满足学分要求)

 积极心理学                62558021 1学分

 中外哲学智慧                62558031 1学分

 系统思维与系统工程            62558041 1学分

 批判性思维(深圳)            95998011 1学分

 品牌形象战略与设计(深圳)    60800011 1学分

 工程经济学(深圳)            75990011 1学分

4.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模块(1学分)

五、主要培养过程及相关要求

1.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小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个人培养计划是导师(小组)开展个性化指导、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开展课程学习与研究工作的依据,也是对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进行毕业及授予学位审查的依据,主要包括课程(环节)学习计划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其中,课程(环节)学习计划应在入学后三周内制订完成,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应在论文选题时制订完成。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只能在学期选课报名阶段和选课调整阶段(即补退选阶段)在系统中制订/修改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制订/修改后,应当自行打印个人培养计划,经导师(小组)、院系主管副院长(副主任)核准签字后报院系备案。

2. 资格考试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资格考试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前的一次学科综合型考试,重点考查工程博士生在相关工程类别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是否达到开展论文研究的基本要求,是否具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开展论文研究工作的能力,开展论文研究所需要的且应由学生保障的依托条件是否具备等。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学习后,可以申请参加资格考试。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的资格考试由各院系负责组织,每年不少于一次,具体组织形式、考核要求、考核结果评定方法等细则按院系规定执行。各院系制定的工程博士生资格考试规定,应报送清华大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心(简称“工程专业学位中心”,原为“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教育中心”)审核备案。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首次资格考试应当在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到期未参加资格考试的工程博士生,各院系应当以年度进展报告的方式跟踪考查。首次未通过资格考试的工程博士生,允许半年后申请补考。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入学后累计参加2次资格考试仍未通过者,则该必修环节考核未达到培养方案规定要求,按照《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予以分流。

3.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小组)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体课题并完成选题报告。原则上工程博士生需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必修课程学习并通过资格考试后,方可开展选题报告。选题报告自通过至申请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选题报告一般应包含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在工程类别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工作特色和难点、阶段性研究进展、预期成果及其创新性以及论文工作总体安排等内容。选题报告成绩计入“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模块”必修环节。

选题报告会应以学术活动方式公开进行,每名工程博士生汇报选题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选题报告考核小组至少由5人组成,组长应由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工程博士生导师担任,成员应由具有博士导师资格的教师或相当的专家组成。其中校内专家不少于3人(可含导师)、来自相关工程类别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的校外企业专家不少于1人。鼓励工程博士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或工程博士责任教授参加。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选题报告由各院系负责组织实施,选题报告的具体完成时间由导师(小组)或院系决定,各院系每学期需向工程专业学位中心报备本院系工程博士生选题完成情况。建议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集中组织工程博士的选题工作。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如在基本修业年限内未通过选题报告,则该必修环节考核未达到培养方案规定要求,按照《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予以分流。

若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须重新进行选题报告。

涉密学位论文在申请选题报告前应完成全部保密审批手续(详见《清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保密管理办法》),按相关规定完成选题工作。

4.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鼓励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在学期间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进行学术报告交流。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3次由工程专业学位中心举办的创新领军工程博士论坛及相关学术活动,并在论坛或会议上宣读/发表自己撰写的且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创新成果。

5.年度进展报告/中期检查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攻读学位期间,由导师(小组)对学生的论文工作进展状况、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综合能力等进行年度考查。工程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达到50%以上的工作量,可向院系申请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建议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集中组织工程博士的中期检查。

工程博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应于每学年春季学期校历第15周结束前,主动向导师(小组)及院系提交年度进展报告,系统汇报学习、研究及论文工作进展等情况。导师(小组)基于年度进展报告对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的论文工作进展状况、工作态度、科研投入、综合能力等综合考核;必要时可提请院系教学委员会进行书面材料考核或复核。

6.最终研究报告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应在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距正式申请答辩至少3个月前,申请参加由院系组织的最终研究报告。最终研究报告通过后方可提交学位论文送审。

申请参加最终研究报告的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应已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对研究成果已经进行了充分、系统、深入和科学合理的总结与分析,且已全部完成工程博士论文初稿。

工程博士生申请最终研究报告时,应提交完整的学位论文,同时还可提交相关学术成果的准确完整信息及支撑材料,书面说明本人具体贡献。此外,还可提供其他支撑材料(查新报告、引用证明、应用证明、鉴定意见、奖励证书等),并对本人在其中的具体贡献加以详细说明,作为评价博士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水平的重要参考。

最终研究报告的评审专家组应由不少于5名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组成。评审专家组采用匿名方式对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的最终研究报告进行投票,不低于2/3与会专家同意视为最终研究报告通过,方可安排论文送审。评审专家组还可对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采用普通送审或重点送审给出建议。

7.创新成果要求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的创新成果要求参见《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

六、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要求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学位论文是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独立完成。

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学位申请者在学期间应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并完成或阶段性完成一项重大工程技术研究课题。学位论文选题应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应具有创新性和工程应用实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