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桃花源记考试内容  > 陶渊明《桃花源记》鉴赏、赏析和解读

陶渊明《桃花源记》鉴赏、赏析和解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 桃花源: 相传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十五公里处。《常德府志》: “县西南三十里,乌头村南,即桃源洞,为秦人避乱处。”大约在南朝齐梁时即以此地为《桃花源记》所写的仙境。梁任安贫《武陵记》曾述及。 太元: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 武陵: 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落英: 落花。一说为初开之花。 林尽水源: 言桃花林尽头即桃花溪源头。 俨然: 整齐貌。 阡陌: 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外人: 指桃源外的世人。 黄发垂髫(tiáo条): 老人和儿童。髫,儿童垂以为饰的头发。 要(yāo腰): 通“邀”。 咸: 都,全。 秦: 秦朝(前221—前207)。 汉: 汉朝(前206—后8为西汉,25—220为东汉)。 魏: 三国时的魏国(220—265)。晋: 晋代(265—316为西晋,317—420为东晋)。 “此人”句: 言渔人为桃源中人细说所知道的世间历史变化。 延: 邀引。 此中人: 指桃花源中人。 不足: 不必,不可。 扶: 缘,沿着。向路: 旧路,指来时的路。 志: 作标记。 郡: 指武陵郡。 诣: 往,到。 说如此: 说了像前面写的这些情景。 寻向所志: 寻找回来时所作的标记。 南阳: 今河南南阳。刘子骥,名驎之,好游山水。曾至衡山采药,深入忘返,见涧岸有两石仓,一闭一开,因水深难渡,欲还而迷路,幸遇伐木者指路乃得还。后闻石仓有仙丹,欲再往,已不知其所在(见《晋书·隐逸传》)。陶渊明可能闻知其事,有所联想,因将其写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