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及名称:080207车辆工程
专业英文名:Vehicle Engineering
学科门类:工学 机械类
专业介绍
车辆工程专业成立于2003年,前身是1975年开办的云南工学院的内燃机专业与汽车专业,是西南地区成立最早的专业,为国家及西南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汽车工程人才。在车辆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试验、科学研究、技术管理及后市场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
车辆工程系共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3.3%;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6人,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达到100%,具有海外经历教师22%。师资队伍年轻,学缘结构合理,工程经验丰富。
车辆工程专业建有7000平米的汽车构造拆装实验、内燃机台架实验、噪声实验以及汽车电子实验等专业实验室,建有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等实训基地,具备良好的实验实践教学培养保障条件。
车辆工程专业设置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三个方向模块,第六学期开始分模块进行培养。学院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交通运输工程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依托云南省内燃机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汽车连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昆明市高效清洁内燃机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昆明市电动汽车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科研平台,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府委托和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40余项。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教学、科研、产业三者一体化结合的优势。在内燃机高原工作过程、内燃机设计与分析、内燃机电控技术、车辆动力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长期稳定、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研究方向,较好支撑了本专业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培养目标
立足高原区位优势和车辆高原性能研究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辐射南亚东南亚“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宗旨,围绕清洁智能车辆清洁能源、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和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培养适应未来清洁智能车辆工程急需的掌握车辆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能力以及跨界整合能力的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毕业5年后能在车辆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试验、科学研究、技术管理及后市场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能够胜任工程师岗位。
本专业学生毕业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
目标2-工程素养:掌握清洁智能车辆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从事清洁智能车辆工程领域技术设计、研究、系统集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目标3-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目标4-就业竞争: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能力;
目标5-服务社会:具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目标6-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毕业要求
依据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特色的要求,通过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工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术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实践与实习、各类创新活动与竞赛、职业规划指导与专题讲座等教学与实践等环节,使本专业毕业生能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宽厚的车辆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面向汽车及相关行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车辆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试验、科学研究、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如知识与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车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了解清洁智能汽车及相关行业的技术前沿状况及发展趋势;
1-1.系统掌握解决车辆工程学科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1-2.系统掌握解决车辆工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
1-3.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车辆设计、车辆制造、车辆电子设计等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具备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判断,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分解的能力。
2-2.具备对分解后的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表达和建模的能力。
2-3.能够对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与求解。
2-4.能够通过开展文献研究,改进车辆工程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使得结论趋于合理。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清洁智能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涉及满足特定需求(高原环境等)的车辆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能够对清洁智能车辆工程问题进行调研,明确约束条件,并进行需求分析。
3-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高原环境等)的车辆系统或部件,分析关键环节和参数设置的影响,选择或设计合理的方案。
3-3.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高原环境等)的车辆工程领域中相关系统、部件,并能够体现创新意识。
3-4.了解车辆工程对社会、环境、法律、安全、健康等影响,能从系统的角度综合权衡复杂车辆工程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完成系统设计,并通过测试或试验分析其有效性。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对车辆工程相关的各类物理现象、特性进行分析和实验验证。
4-2.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车辆的零件、结构、装置、系统制定实验方案。
4-3.能够基于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提取有效实验参数或数据。
4-4.能够对实验参数或结果进行正确地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归纳总结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发展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够选择或使用现代工具表达车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5-2.能够选择恰当的工具与技术来解决车辆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
5-3.能够初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对车辆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了解其局限。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车辆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具有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经历。
6-2.了解车辆工程领域中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6-3.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车辆工程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对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熟悉国家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的政策和法津、法规。
7-2.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车辆工程实践对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信守则,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
8-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国情,维护国家利益,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8-3.理解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了解车辆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己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法律意识。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主动与其他学科的成员共享信息,合作共事,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与责任。
9-2能倾听其他团队成员的意见,能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
10.沟通: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就车辆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10-1.能够阅读车辆工程专业的外文资料,对车辆工程领域的国际发展状况有基本了解,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
10-2.掌握技术文件写作方法,能够撰写报告和设计文件。
10-3.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复杂车辆工程问题并回应指令。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应用于车辆工程领域多学科交融的环境中;
11-1.理解车辆工程实践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
11-2.具有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知识的能力。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具备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12-2.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适应发展
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A,材料力学A,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工程热力学,电工及电子技术基础A,汽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A,自动控制原理。
汽车构造,内燃机原理,汽车理论,车辆工程设计(汽车设计、汽车发动机设计、汽车电子设计),汽车及发动机测试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认知实习、工程训练、、驾驶实习、汽车及发动机测试技术实验、汽车理论实验、内燃机原理实验、汽车构造实验、独立设置实验课(汽车试验或发动机试验),课程实习-汽车构造实习、生产实习-车辆制造工艺学实习、车辆工程设计课程设计(汽车设计、汽车发动机设计、汽车电子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修业年限:3~6年弹性学制,4年基本学制。
授予学位:工学
多元发展:
目标:综合考虑创新人才培养、应用人才培养、复合人才培养等不同种类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知识面宽广,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分析和提出交通运输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具备良好的团队沟通能力和一定的领导才能,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突出优秀人才。
1设置方向模块
本专业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以及专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动向,对专业课程设置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三个方向模块,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任选一方向研修相关课程,学习专业知识,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这样既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发挥学生各自的才能和潜力,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又优化班级学生规模。
2增加2学分创新实践课。
创新实践课:通过学业导师制,将自己主持或参与的课题介绍给学生,并把学有余力的学生吸纳到课题组中来,指导大学生积极申报或参与科研立项、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等科技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