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教师资格证自我认知类面试题真题  > 2022上半年高中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已更新)

2022上半年高中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已更新)

2022上半年高中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于5月14日、15日进行,高中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要有结构化、试讲、答辩三个环节,高中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内容主要是高中心理健康教材内容的片段试讲,2022上半年高中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已发布。

微信扫码预约获取面试真题>>中小学教资面试结构化真题及答案

同时,也可进入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群,考后及时获取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

微信扫二维码进面试真题群

试题一、适应高中生活

1.题目: 高一年级《适应高中生活》片段教学

2:内容:

刚刚步入高中大门,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学生容易陷入对初中集体、同学情、师生情的怀念之中,并且往往会因为陌生的人际环境感到失落。为了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人际环境,加速学生了解同学及融入集体的过程,消除陌生感,建立归属感,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且层层递进的团体活动,帮助学生在高一初期顺利适应全新的人际环境,为高中生活做好全新的铺垫。

3.基本要求:

(1)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2)学生掌握适应高中生活的技巧

(3)设计板书。

查看答案参考解析:

一.暖身活动:大家一起说

1.活动规则

请同学聊一聊最近的校园生活

2.教师小结

我们刚刚步入高中生活,对新的生活有很多不太适应的地方。很多同学说自己适应不了新的环境,对自己的期待太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新的环境中有自己满意的表现,一旦不能获得期待的结果,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我不好”“我退步了”,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

二、主题活动一:拍拍手

1.活动规则

(1)学生进行拍手比赛,比比1分钟内谁拍的次数最多。

(2)每个小组选出计数最高的同学再次比赛。

2.交流讨论

(1)对于每一一个进入第二次比赛的同学来说,他在第一次中获得冠军比较容易还是在第二次PK中获得冠军比较容易?

(2)两次较量中,他的实力有明显的变化吗?比赛结果有变化吗?是什么导致了这两次结果不同?

(3)这个活动的过程对于大家适应高中生活有什么启示呢?

3.教师小结

实际上,一个人的能力在短期内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仔细想想,初中的我们所面临的对手是怎样的?现在的我们所面临的对手又是怎样的,也许我们就会有一些领悟。

三、主题活动二:认知偏差

1.自我认知偏差理论

学生来看下面的这张图:

图片57.png

教师提问:在你看来,图中a、b两条竖线哪条更长呢?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右边那条更长", 如果用尺子去量的话,你会惊讶地发现,其实它们是一-样长的,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右边的长些? 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同样的我们在适应新环境的时候也容易产生类似的心理上的错觉,即我认知偏差”。

2.讨论交流

我们应如何避免自我认识的偏差,准确地定位自己呢?

3.教师总结:

要准确地定位自己,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客观环境,避免因环境变化而自我迷失。多和自己比,少和别人比。

(3)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调整自我期待。

四、主题活动三:障碍在哪里

1.活动规则

(1)选择3名同学做活动志愿者,完成蒙着眼睛通过一条通道的任务。

(2) 3名志愿者被蒙上眼睛之前,班长和心理委员在既定的通道内用班级里现有的工具,如拖把、凳子、跳绳等,在通道的不同位置设置一些障碍。

(3) 3名志愿者仔细观察后记住障碍的位置,再蒙上他们的眼睛。

(4) 3名志愿者开始之前,班长和心理委员悄悄将原本的障碍都撤掉。

(5) 3名志愿者依次走过通道,前后间隔一定的距离,全班同学一起观察 3名志愿者通过通道的过程。

2.交流分享

(1)问3名志愿者,在参与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2)问全班同学,在观察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3)那么面临高中自我的重新定位,你的心里是否也种下了障碍呢?把你想到的障碍说出来。

3.教师小结

刚才这个活动中,到底有没有障碍呢?虽然实际的障碍撤除了,但新的障碍早已经种到了3名志愿者的心里,带着内心的障碍,我们一定是小心翼翼、担惊受怕地走下去,这样走自然很慢、

五、总结与升华

在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之前,先找出你的障碍,扔掉它们,才能轻松地走向属于自己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略)

试题二、 归因理论

1.题目:归因理论

2.内容:

图片58.png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控制在十分钟﹔

(2)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感受变化;

(3)试讲中要注意引导性。

查看答案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数学成绩出来后

1.播放短片

数学成绩出来了。

王俊:我就知道是这样,我压根儿没有数学基因,我弟弟数学也不好,放弃了,放弃了!

小丹:都怪考场的桌子,晃晃悠悠,弄得我都没法好好答题,这不是我的真实水平!

李贺:我这一阵子懈怠了,没好好复习。

2.小组讨论

师:同样是考试不理想,为何大家的反应如此不同?

生1:因为大家给出的理由各不相同。王俊认为自己先天不足,灰心丧气;小丹没考好,认为是桌子的过错,自欺欺人;李贺认为自己努力不够,心态会更平和一些。

师:三人以后会有什么不同?

生2:王俊放弃了自己,小丹不找自身原因,以后还会出问题的,李贺会继续努力,成绩会有所提高。

3.教师小结

大家对同一事件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也导致了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对事件或行为的解释就是归因。

(二)主题活动一:归因理论

心理学家韦纳分析了人们的归因后提出了归因理论。他认为人们在分析事情成败的原因时,往往归结于六种因素:能力、努力、任务的难度、身心状况、运气和外部环境。这六种因素可以从三个维度(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进行分类。

图片59.png图片60.png

试题三、认识自我

1.题目;认识自我

2,内容:

图片61.png

3.基本要求:

( 1)试讲时间控制在十分钟;

(2)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感受变化;

( 3)试讲中要注意引导性。

查看答案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他是谁

1.规则介绍

请大家面对面站成两排,然后请每位同学在心中默默地想一个词作为自我介绍。之后,大家依次报出自我介绍,并向后转。一会儿老师会随机拍两位同学的后背,被拍到的同学要迅速转身,并说出对面同学的自我介绍。最先说出者获胜。

2.分享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能/不能快速说出他的自我介绍呢?

生1:他的自我介绍是“运动健将”,我们都知道他喜欢并且擅长运动,所以我很快就能说出来。

师:看来你们都发现了他擅长运动的特点。

教师小结:看来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有一致的部分,也有有所出入的地方。

(二)主题活动一:猜猜我是谁

1.规则介绍

7人一组,匿名写出10个“我是一个……的人”,然后放到一起。每位同学抽取一张念出来,其他人猜猜他是谁。

2.交流讨论

师:猜出来/未被猜出是何感受?为什么你被猜出/未被猜出?

生:被大家猜出来我很开心,看来大家都很了解我。

教师小结:大家都很认真地总结了自己的特点,对自我进行了描述、评价。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三)主题活动二:周哈利之窗

1.规则介绍

周哈利之窗把人的自我分成四部分:a部分自己认识的;b部分自己所不知道的;c部分别人对自己的认识;d部分别人对自己不知道的地方。他们分别是公开区、盲区、隐秘区、潜意识区。

图片63.png

试题四、目标成就未来

1.题目:高一年级《目标成就未来》片段教学

2.内容:

高一上学期,学生经历了适应新环境、新人际和新学习,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课程科目变多和内容变深让学生感受到很多不同的体验。部分学生初中时很优秀,升到高中后明显开始退步,失去了学习动力;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学习没方向,完全靠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学习态度浮躁,努力就要有好结果,没有进步就不愿再努力。由此可见,学生的自主性和动力性不强,学习缺乏目标。本次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将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提升学习动力,把学生的关注点从结果转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3.基本要求:

(1) 10分钟内完成试讲;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引导学生认识到目标管理的意义。

查看答案参考解析:

一、暖身活动:激发兴趣

1.活动流程

(1)先出示图片,再提问题;

(2)先提出问题,再出示图片。

2.交流讨论

(1)同学们刚才看到多张图片,请问蜗牛在第几张幻灯片?

(2)重新看一遍,这回我们大家的答案是什么呢?

3.教师小结

当我们没有事先设定目标时,对于问题的答案就不容易很快找到。可见,目标就像直观的旗帜,当你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

二、主题活动一:小组讨论

1.活动流程

(1)分组讨论:同学分组讨论自己的目标。分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空白卡片。

(2)展示结果:分别将自己有目标的同学大约占到三分之一;有准备建立目标的同学大约也占到三分之一;没有目标暂时也没准备设立目标的同学大约占到三分之一。

2.交流讨论

目标的设立有意义吗?

3.教师小结

目标像一个指南针,对于我们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目标就没有努力的方向,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而努力,没有目标就像在大海中的航船,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因此,目标有两大作用:一是指明方向,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为实现目标起到保障作用。二是提供动力,目标会激发出我们源源不断的动力,目标是一种让人奔跑的力量。但是,设立目标后就一定会实现目标吗?接下来,通过下.面的活动,我们来看看设立目标到实现目标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呢?

三、主题活动二:《梦想的种子》

1.活动流程

(1)故事会《梦想的种子》。

以漫画的形式呈现,让学生用自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四只蜗牛的追梦之旅。

(2)视频展示《梦想的种子》。

2.交流讨论

(1)四只蜗牛的追梦之旅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请有收获的同学来分享你的看法。设立目标就要行动起来。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能盲目空制定好计划后,要不怕困难,坚持下去。

(2)从设立目标到实现目标是个一气呵成的过程吗?

不是,是一个充满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有毅力地坚持下去。

3.教师小结

有目标的人生是充满意义的,我们应该为自己设立合适的目标,同时将目标付诸实践。另外,大目标可以分成几个小目标,逐步来完成,这是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锦囊妙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具体应该怎样分解目标呢?什么样的小目标是比较理想的呢?每天的努力都要做到哪些呢?请看下面的活动。

四、主题活动三:描绘目标树

1.活动流程

(1)准备纸笔;

(2)请在这张纸的醒目位置写下“我的目标树"

(3)在最上端的树冠上写下你的一个目标,尝试将这个目标分解成几个更小的目标,并将它们写在下面的树干上,把实现小目标所需要采取的行动写在旁边的树叶上;

(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树冠的数量进行调整。

2.交流讨论

我们来看两个同学的目标树,看看这些目标树存在哪些问题?

3.教师小结

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总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一个个阶段的小目标的实现来完成的。当我们把小目标制定好,完成这些小目标可以满足我们的成就感;并且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分清轻重缓急,把握重点,这样可以把行动安排得全面、明确。目标的完成需要一步步来,不能急功近利,这是人生的规则。.

五、总结升华

滴水穿石,做好现在的每件小事情就是最大的成功。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及时调整我们的目标,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祝愿大家在梦想的路途上大步前行、美梦成真!

六、板书设计(略)

试题五、学习兴趣

1.题目:高中一年级《学习兴趣》片段教学

2.内容:

目前我国正大力进行教育改革,但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些中学甚至随意扩充学生的学习内容,

加大学习难度,加之来自社会、家庭的巨大压力,这些都在无形中淹没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只会死读书和读死书,学生们不再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不再把学习当作是对自身能力的提高、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

而是把学习看作是为父母完成的任务,甚至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请你以“学习兴趣”为主题设计一堂课,帮助学生认识

到学习兴趣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基本要求:

(1)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设计板书。

查看答案参考解析:

一、暖身活动:故事导入

1.活动规则

科学家丁肇中用6年时间学完了别人10年的课程,最后终于发现了“J粒子”。记者问他:“你如此刻苦读书,不觉得很苦很累吗?”他回答:“一点儿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因为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有兴趣,我可以两关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要探索的东西。”

2.交流分享

从这则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兴趣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教师的教学、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者有意识的自我培养有关。

二、主题活动一:兴趣大分享

1.活动规则

按照表格组织语言后,大家分享各自都有哪些兴趣。

2.教师小结

三、主题活动二:案例分析

1.讲述学习兴趣的案例

2.教师小结

兴趣可以是我们放松、娱乐的方式,但不要让它成为我们逃避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龟壳。兴趣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成长,也有可能会让我们快速走偏!请谨慎对待我们的“老师”。

四、主题活动三:最感兴趣的学科

1.活动规则

将学生分三大组、六小组,分别讨论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你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并展示讨论成果,最后请全班进行“最感兴趣学科”转身投票。

2.教师小结

给你一张带有一个小黑点的白纸,你首先关注到的是黑点,而不是整张白纸。人会习惯性地去找一样东西的缺点,却往往忽视了它的优点。通过讨论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魅力。

五、总结与升华

向伟人学习: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莎士比亚

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黑格尔

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木村久

板书设计:略

试题六、识别考试焦虑

1.题目:《了解你的考试焦虑》

2.基本要求

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注重引导学生、课堂氛围;

学生了解自己的考试焦虑。

查看答案参考解析:

一、热身活动: 传乒乓球

1.讲述规则

四组同学参加一个小比赛,在讲台上用球拍将准备好的乒乓球依次传给队友,两分钟之内传球较多的小组获胜。获胜的那组同学可以指派其中一组同学表演节目。

2.完成活动

3.交流讨论

(1)师:你在本次比赛中表现最佳,你在参加比赛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其实很紧张,害怕自己要表演节目,但是我发现乒乓球很轻,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特别难传递,我就想着尽可能稳妥就行了,能传多少是多少,最后我居然传的最多。

(2)师:这位同学歌声非常好听,但是老师还是要采访一下,刚刚在比赛中你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生:我其实很想赢,但是在传球的时候,手却一直在发抖,越抖越传不好,导致我们组最后传的最少。

4.提出主题

感谢两位同学的分享,我们发现一个小小的比赛,同学们也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因为我们都想赢,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是一样,面对考试我们也可能会焦虑,重点是我们如何克服焦虑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了解你的考试焦虑》。

二、主题活动一:测测你的焦虑

1.请大家根据PPT上的考试焦虑测试,进行自测。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

2.完成测试

3.交流讨论

4.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的考试焦虑水平都不同,考试焦虑得分低的同学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面对考试,考试焦虑得分高的同学接下来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了,那么面对考试焦虑,我们可以怎么样调节自己呢?

三、主题活动二:情景再现

1.情景演示

2.观看情景

3.交流分享

师:我们可以看到小A选择自己默默承受考试焦虑,而小B选择了寻求父母帮助,下面请小组代表给我们分享一下,面对考试焦虑你会怎么做?

组1:积极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告诉自己“我能行”。

组2:平时认真学习,考前充分复习,不打无准备之仗。

组3:考前适当放松,保留适度焦虑,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调整自己的状

4.教师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集思广益,我们了解了很多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面对考试,我们可以适度焦虑,但不能过分焦虑,老师希望大家可以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四、总结升华

本堂课就快结束了,给大家布置个作业,同学们课后可以探讨一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应对考试焦虑呢?下节课和同学们进行分享。

五、板书设计(略)

试题七、生涯定舵

1.题目:《生涯定舵》片段教学

2.内容:

在你的想象中,未来的自己是忙碌在电脑前的工程师,还是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呢?每个人都幻想过自己未来的生活,可是自己未来的职业究竟会是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思考一下我们的未来职业,为人生生涯定舵。

请依据以上材料,设计一节心理健康课。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运用不同的活动展开教学;

(3)配合教学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故事导入

1.活动规则

有四只毛毛虫,从小一起长大。有一天它们到森林里寻找苹果吃。

第一只毛毛虫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一株苹果树下。它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当它看到其他的毛毛虫往上爬时,就稀里糊涂地跟着往上爬。它不知自己到底想要哪一种苹果,也没有想过怎么样去摘取苹果,只好全凭运气了。

第二只毛毛虫也爬到了苹果树下,它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确定自己的目标是找到大苹果。于是它慢慢往上爬,遇到分支的时候,就选择较粗的往上爬。终于,毛毛虫找到一颗大苹果,它刚想高兴地扑上去大吃一顿,但是放眼一看,发现这颗大苹果其实是全树上最小的一个,如果它选择另外一个枝权,就能得到更大的苹果。

第三只毛毛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苹果,为了更好地达到目标,它研制了一副望远镜。通过仔细搜寻,它发现了苹果树上一个最大的苹果。于是,在很多通向大苹果的路径中,经过反复思考、计算,它终于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开始缓慢地朝着目标爬去。然而,当它爬到那里的时候,苹果已经因熟透而烂掉了。

第四只毛毛虫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苹果将怎样长大。当它用望远镜观察苹果时,它的目标并不是大苹果,而是一个青涩的小苹果。它计算着自己的行程,估计当它到达的时候,小苹果正好长成成熟的大苹果。最后,它如愿以偿。

2.交流分享

提出问题:四只毛毛虫的命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它们都分别做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积极发言。

3.教师小结

从上述毛毛虫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四只毛毛虫生涯不同,命运不同。

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第四只毛毛虫的生涯定向。

二、主题活动一:生涯认识

1.活动导言

《庄子》中有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里的“生”指生命,"涯”指边际、限度,一“生涯”即是我们生命的边际、尽头。也可以说,生涯就是我们从出生到死亡,我们的生命所能够经历的一切。

2.人一生的生涯分为成长期(出生—14岁)、探索期(15—24岁)、建立期(25—44岁),维持期(45—64岁)、衰退期(65岁以后)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发展的任务和特色。

生涯规划就是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安排。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安排:

(1)知己: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2)知彼:认识外在的环境,通过收集外界的信息来认识环境。

(3)抉择与行动: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利用行动在自己的生涯中寻找一个适当的定位。

2.交流分享

学生讨论自己对生涯的认识,积极发言。比如有的高中学生分享目前的生涯就是高考,需要了解自己、准确定向,积极备考,拿下高考。

3.教师小结

通过活动,将人生分为五个阶段,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一生生涯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时期的核心任务,对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特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三、主题活动二:十年后的我

1.活动导言

(1)同学们先想象,10年后的自己将是什么样?

(2)拿出纸和笔,请给10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内容不限定。

2.交流分享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开始给10年后的自己写信。

按照自愿原则,请3—5位学生分享写给10年后自己的信。

3.教师小结

通过活动学生展开想象,唤醒去未来职业和生活的向往,对自己的倾向和职业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