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微软亚洲研究院硕士  > 麻省大学副教授熊杰加盟微软亚洲研究院

麻省大学副教授熊杰加盟微软亚洲研究院

麻省大学副教授熊杰加盟微软亚洲研究院 ——“你相信无线感知吗?”

2023-06-19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

编者按:自2022年初,邱锂力博士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汀分校回国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她的带领下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稳步发展,尤其围绕系统、人工智能和无线感知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微软亚洲研究院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引入行业杰出人才,充实科研力量,不断推动前沿技术的探索,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熊杰博士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作为新兴领域,无线感知在进行着哪些有趣、新奇且超乎想象的研究?无线感知可以给 AI 带来什么?让我们一起通过今天的文章了解熊杰“信仰”的无线感知领域。

2023年2月,熊杰从美国落地上海,开启了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全新的科研之旅。在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之前,熊杰曾任美国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一职,并分别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杜克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取得学士(一等荣誉学位)、硕士以及博士学位。熊杰多年来持续致力于无线感知、智慧医疗和移动计算方面的研究,相关学术论文曾获得 ACM MobiCom、ACM SenSys、ACM UbiComp 等多个全球顶会的最佳论文。

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熊杰博士

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熊杰博士

是什么缘由促使熊杰走出校园,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又是什么吸引他持续深入探索无线感知领域?他所带领的团队又将在无线感知研究中如何施展拳脚?新兴的无线感知领域,还需要哪些新鲜的血液?

选择微软亚洲研究院:遵循内心渴望,跟随前辈步伐

10年前,熊杰正在伦敦大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是无线通信。那时 WiFi、3G 通信已落地应用,4G 产业正慢慢兴起,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无线通信的研究将趋于饱和与成熟。彼时,熊杰和自己的导师也意识到了这一发展趋势,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无线感知这一交叉研究既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又和无线通信的基础知识结构紧密相关,自此,熊杰便踏上了无线感知的研究之路,并很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https://www.msra.cn/wp-content/uploads/2023/06/jie-xiong-acoustic_demo_sensys19.mp4

通过耳机声音信号感知图像

2015年博士毕业后,熊杰选择了留在学术界担任助理教授,但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世界级科研人员共同探索前沿科学技术的想法一直埋在心底。多年间,与他共事的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有在微软研究院工作的经历,他们都对微软亚洲研院自由、包容和多元的科研环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2年,熊杰看到无线领域的资深前辈邱锂力博士加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遵循内心的渴望,跟随前辈的步伐,又恰逢微软亚洲研究院大力引进无线感知领域的研究人才,一年后,熊杰选择回国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继续深入无线感知的研究。

那些你意想不到的无线感知应用

过去十几年中,无线技术在通信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例如手机与 WiFi、4G/5G 的连接,蓝牙与手持设备的连接;服装店使用 RFID (射频识别技术)来识别顾客所拿的货品及价格;还有可用于大范围 IoT 设备连接的 LoRa(Long Range Radio,远距离无线电)技术,支持长达几公里的通信距离;以及已经应用于手机中,能够实现更精确定位的 UWB(Ultra-Wide Band,超宽带)技术等等。面对这些无线技术,研究员们在想,除了用于通信外它们是否还可以实现其它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正是这些前沿的想法促成了无线感知领域的兴起。

所谓无线感知,就是使用生活中常见的无线信号来进行感知。它具有两个特性:无需接触(Contact-free)、无需传感器设备(Sensor-free)。这就意味着实现无线信号感知后,未来的一些感知应用不再需要传感器。以人的睡眠姿态和质量监测为例,现在人们需要穿戴一些特定的设备才能实现全程监测,然而长期穿戴这些设备会增加不适感,也可能在改变睡姿时影响监测质量。如果能够实现无线信号感知的监测,就可以摆脱穿戴设备的束缚,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为了实现无线感知的目标,熊杰一直在探索 4G、LTE、声音、LoRa、UWB 等信号的感知技术。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后,熊杰正带领团队从三个方向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

开发无线感知新理论。无线感知目前还是一个新兴领域,基础理论尚不完善。熊杰团队期望可以找到或发展出全新的理论来指导无线感知的研究,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