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经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议通过)
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制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和《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依据《山东建筑大学关于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爱祖国,讲政治,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精神,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坚实的控制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具备控制工程领域各种控制技术应用技能。
3、掌握从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具有独立从事控制系统开发与设计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二、学科方向
1、建筑设备智能化与能效管理
研究和综合运用先进控制理论、人工智能、云计算与物联网等理论与技术,为建筑运行、能源管理、绿色建筑、生态园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等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以下研究:(1)建筑物联网理论及应用;(1)建筑设备智能控制与能效优化;(3)基于数据的故障诊断与节能控制;(4)非侵入式监测与用户画像;(5)新型建筑智能化产品研发。
2、综合能源系统优化与控制
面向分布式供能系统产业发展战略和国家绿色建筑发展需要,主要开展以下研究:(1)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数据驱动建模、控制与优化调度方法;(2)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协同控制理论及技术;(3)新型空调系统建模、优化与控制;(4)建筑环境及其供能系统运行监控平台研发。旨在通过对建筑环境及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化控制等研究,实现建筑(群)的舒适、节能、健康、环保、低碳、经济运行。
3、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系统
以复杂控制系统的建模、预测、优化决策、控制及其工程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开展以下研究:(1)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关键技术,重点进行机器人控制系统分析与综合理论方法和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技术研究;(2)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重点进行新型人机交互机器人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建模和规划、智能感知、运动控制等技术研究;(3)智能建造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系统及危险环境作业机器人工程技术开发。
4、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
该方向面向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行业领域关键技术需求,开展信息感知、传输与智能处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主要开展以下研究:(1)建筑及城市信息的机器感知技术;(2)移动通信网络及优化技术、无线通信、光通信、多媒体通信、微波等信息传输技术研究及应用;(3)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4)图像和视频的获取、处理、分析、理解与辨识及应用;(5)面向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行业应用的智能系统开发。
三、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课程学习为2.5学期,文献阅读报告0.5学期,教学科研实践1学期,学位论文撰写2学期。
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毕业或授予学位质量要求的,最多可提前1年毕业或授予学位。
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完不成学业者,经导师同意,可向学校提出延长学习期限申请。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延长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
相关规定参见《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山建大校发[2018]45号)。
四、培养方式
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坚持以课程学习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核心、以论文撰写等为主要途径,注重培养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科教协同育人实践探索和机制建设,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人才培养。
2.实行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共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职责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研究生知识与能力素质培养,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导师组由本学科方向的导师组成,负责对研究生各个培养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与指导。
3.导师(组)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明确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实践活动、论文选题、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和论文撰写等方面。导师(组)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及其他培养环节进行指导和检查每两周至少一次。
4.研究生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等方式,着重培养和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与考核按照课程教学大纲执行。
5.研究生是否通过文献阅读报告考核、论文选题报告评议、论文中期检查,以及学位论文答辩与硕士学位申请等有关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经过学科导师组讨论后形成决定。
五、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一周,在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计划一经批准,不得擅自更改。如有特殊情况,应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签署意见,学院负责人审批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1.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学科研究生申请毕业和硕士学位,总学分应修满35学分,其中:必修课21学分,选修课10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还须补修不少于2门本学科的大学本科主要课程。补修课程学习成绩必须合格且不计学分,补修课程不能代替本专业的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
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见附件《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2023版)》。
2.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报告:安排在第三学期后半学期,为10周,1学分。按照《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报告考核要求》进行,并由导师组负责考核;
(2)教学科研实践: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为20周,2学分。由研究生导师(组)负责指导与考核,研究生应结合该环节完成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3)论文选题报告:安排在第三学期末进行,按照《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管理办法》(山建大校办字〔2021〕11 号)和《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生选题报告评议组织与实施规定》组织进行;
(4)学术报告:贯穿于在校学习全过程,要求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听取6次以上学术报告或在本学科研究生范围内公开作1次学术报告,并在毕业前提交相应的考核报告和学习心得,作为考核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由导师(组)负责考核。
六、中期筛选考核
中期筛选考核旨在促进研究生由课程学习转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其评价结果,作为审批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的依据之一。
中期筛选考核统一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完成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报告和论文选题报告情况,具体要求见《山东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与考核办法》(山建大校办字〔2018〕21号)
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学位论文选题要求
选题应结合导师(组)承担的科研项目,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2.学位论文工作时间要求
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饱满,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2个月,以通过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评议之日至学位论文答辩之日计。
3. 论文文献阅读量要求
文献综述应对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学位论文应阅读不少于50篇专业文献,其中最近5年内的文献、外文文献均应占30%以上。
4.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论文写作规范应符合《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应符合本学科领域特定的学术与技术规范。
5.学位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应为应用性研究论文或基础性研究论文,应包含如下内容:
(1)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学习形式、培养单位、完成日期,以及论文分类号、密级等。
(2)扉页:学位论文题目、课题受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号、学位论文页数、论文中使用表格数量、插图数量统计,以及评阅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生所在学院院长姓名、学位论文完成日期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