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小学教育研究生考试试题  > 全日制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代码:045115

一、学科简介

小学教育硕士是一种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先进教育理念、扎实专业知识和较高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的小学专业教师和管理人才。

小学教育是我校教育硕士19个专业领域之一,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小学教育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随着我国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小学教育学科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小学教育硕士培养坚持硕士学位教育质量,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坚持校内培养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对小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专门的、高水平的教师职业训练。小学教育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

河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高度重视小学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条件雄厚,科研氛围浓郁。目前拥有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27人,其中理论导师18人,实践导师9人;教授10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成果丰富,教学认真负责,教学效果良好。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基本要求

1.获本专业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道德

严格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保护知识产权,端正学术态度,切忌学术浮躁,严谨求实,自觉维护学术声誉,坚决反对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形成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学术尊严和国家学位的严肃性。学生在学期间应树立良好的学风,正直诚信,严谨自律,杜绝以下舞弊作伪行为: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正常手段获取成绩;②在学位论文或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③购买或由他人代写论文;④其他舞弊作伪行为。

(2)专业素养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宽广的教育专业视野,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熟悉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新进展,了解相关学科及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硕士生阶段的专业学习,切实提高专业素养,具备扎实的教育专业基础和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掌握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胜任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熟悉一门外语并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增强创新创业能力。

(3)职业精神

具有对教师职业的深刻认识,具有乐于从教和从教光荣的职业情感,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具有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职业信念,自觉践行师德规范,乐于奉献;具有积极探索、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承担教师责任与任务,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和爱岗敬业、坚持创新的职业精神。

2.获本专业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掌握教育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及学分应占总课程、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左右)。教育硕士生应熟练掌握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相关的基本知识。应通过选修、自修和听取讲座等方式,密切关注当代教育思潮、学科教育新进展、学科研究新进展、学习科学新进展和人文与科技发展动态,与时俱进,努力拓展和更新自己的基础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养。

(2)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与学科教学、教育管理等专业直接相关的专业课程知识,按专业知识谱系可分四类: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教育情境知识,其中学科教学知识为最重要的部分。教育硕士生应努力通过完整的课程体系(特别是紧密结合专业需要和学科前沿的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训练,充实、强化这四类知识,以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设置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政、语文、外语、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等专业和专业领域。教育硕士生应努力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按照规范的培养方案认真学好每一门专业课程,在兼顾通识、理论和方法等知识模块的同时,强化专业知识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要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听取相关讲座、参加见习和实习等多种途径,主动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动向和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提高学科教学知识水平,形成知识转化的意识和能力。

3.获本专业硕士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从切实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出发,教育硕士生应在熟悉基础教育历史及现状的前提下,接受与专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实践训练及案例教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生从事实践教学时间应不少于半年。可以采用集中实习或分段实习等多种形式,通过顶岗教学、试讲、说课、助教、教学观摩、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活动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教育实践研究环节可在任教学校进行,同时应积极参加培养院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应多次参加培养院校为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开展的实践类型专题讲座或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在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过程中,教育硕士生应积极参与或配合案例教学及培养院校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实践训练,丰富教学经验,通过认真参与静心设计的核心实践和领悟教育实践过程的策略与技巧,切实提高教育专业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4.获本专业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具有较强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先进的学习方法,善于学习,对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要有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特别是能及时获得专业新知识,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反思能力,能通过持续的自主学习适应本职工作需要。

(2)具有突出的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实践能力包括教学实践能力和管理实践能力。教育硕士生应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熟练掌握教学知识、教学技巧和信息技术,能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教学实践效果良好,应具备作为教师或教育管理者所需要的较强的协调能力、合作精神及组织管理能力,能胜任学生管理或学校管理工作。

(3)具有扎实的教育实践研究能力。教育硕士生既要注重教育实践,也要注重对教育实践的研究,能够根据教育实践需要,从教育实践的经验教训中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具有较高质量的专业学位论文。

5.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要立足基础教育实践,注重学以致用,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2)学位论文形式和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基础教育实践问题的传统形态的学位论文,也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者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形式需符合学术规范,研究问题明确,内容充实,方法科学,观点明确,持之有故,文字表达顺畅,格式和形制符合文体要求,应广泛并有针对性地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所列文献充分适当,注释规范,论文总字数不少于1.5万字,应保证有半年以上的时间认真撰写专业学位论文。

(3)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必须符合教育硕士生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能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确保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水平,教育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在论文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指导小组由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合作指导教师共同组成,对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进行全程指导和把关,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培养院校应建立严格的学位论文评审制度,应按一定比例抽取当年申请论文答辩的研究生论文进行校外双盲评审。学位论文通过评审,方可进行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包括具有高级职称的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参加。

三、培养方向与特色

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该研究方向特色有四:一是小学学科教学研究。以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劳动、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道德与法制等学科教学研究为主,聚焦小学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和课堂教学,以落实小学教育各学科教学理念,促进小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为主要研究目的。二是小学教育管理研究。以小学教育班级管理、少年先锋队管理、家庭、社区和学校合作管理等研究为主,聚焦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小学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为主要研究目的。三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小学各学科教师,特别是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教师为研究对象,聚焦小学各学科教师的教育情怀、教学理念、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行为等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主要目的。四是小学生心理与发展研究。以认识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研究目的。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一)学制和学习年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3年。

五、培养方式

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全脱产在校学习。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系统掌握小学教育领域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论文研究,系统掌握相应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最新发展趋势,能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明确提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能对中外相关的经典和最新文献进行综述,能科学合理地进行研究设计并有效实施,能认真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撰写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9学分。

(二)1学分一般为16-18学时,教学周为16周,第17、18周为复习周或课程论文撰写周,第19、20周为考试周或课程论文提交周。

(三)硕士生课程学习一般安排2-3个学期内完成。按照硕博贯通培养原则,研究生在硕士阶段已修过的课程在博士阶段不再修学。

(四)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程、学位核心课程、学位专业课程,学位课程成绩70分为合格线。非学位课程成绩60分合格线。

(五)学位课程

1.学位公共课(5学分)

(1)外语(2学分)

(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3)体育素质(1学分)

2.学位核心课程(10学分)

(1)教育原理(2学分)

(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3)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4)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5)现代教育技术(2学分)

3.学位专业必修课(12学分)

(1)学科课程与教材研究(语文、数学、英语)(2学分)

(2)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语文、数学、英语)(2学分)

(3)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2学分)

(4)当前小学教育热点问题研究(2学分)

(5)SPSS原理与操作(2学分)

(6)少先队活动组织与管理(2学分)

4.学位专业选修课(12学分)

(1)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

①小学教育比较研究(2学分)

②小学教育史(2学分)

(2)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

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

②教育质性研究方法(2学分)

(3)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

①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2学分)

②小学生品德发展与养成(2学分)

5.拓展必选课程(4学分)

(1)体育素质课程(1学分)

体育素质课程,开设有排球、乒乓球、轮滑、交谊舞、网球、羽毛球、女子防身术、地掷球、散打、武术、瑜伽等11门子课程,所有硕士研究生根据自身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其中1门子课程作为必修的体育素质课学习。

(2)英语拓展课程(2学分)

拓展英语课程,开设有学术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的艺术、研究生综合听说、国际学术交流口语、中国文化(英语)、基础口语、基础英语写作、欧洲文化概况、学术英语写作、走近古代欧洲、中国文学简史等11门子课程,学院、导师和硕士研究生根据专业需要,所有必须修学拓展英语课程的研究生选择其中1门子课程作为必修的拓展英语课学习。

(3)专业英语(2学分)

专业英语课程,以国外小学教育研究文献为主,了解国外小学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热点、方法和趋势。所有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选。

6.非学位课程(跨专业补修,不计学分)

(1)中国教育史

(2)外国教育史

(3)普通心理学

7.实践教学(8学分)

(1)校内实训(2学分)

校内实训主要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和课例分析,主要目的是通过微格教学和课例分析,在熟练掌握十项基本教学技能的基础上(教学语言技能、导入技能、教学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组织教学技能、教学调控技能、教学反馈技能和结束技能),基本掌握自主、合作、探究、项目式学习、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设计、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等高级教学技能。

考核要求:提供课例分析文字材料及评语、微格教学录像(一个典型录像光盘)、说课录像(一个典型说课录像光盘)以及微格教学评价表。由任课教师考核,考核通过者,获得2学分。

(2)校外实践(6学分)

①教育见习(1学分)

教育见习的目的是通过现场观摩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学习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和教育教学方法。时间为第2学期,每周见习1次,连续16周。

教育见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参观学校,观摩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听课,参加教育管理专家与教学一线名师的专题讲座,参加主题班会和教研活动,体验和感受教师的实际工作和学校生活。

在教育见习过程中,本科为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听课应不少于8节,本科为非师范类专业和跨专业学生听课不少于12节。公开课听课次数不少于4次,参教研活动应不少于2次,参加主题班会不少于2次,参加专题报告或讲座的不少于2次。

考核要求:提交规定次数的听课记录表。

②教育实习(4学分)

教育实习的目的是把学过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附注实践,亲身体验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教研活动,学习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和教育教学方法,思考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教育评价的方式及方法,有目的开展相关案例的搜集与分析。教育实习在第3学期进行,为期半年。

◇教育实习的准备

培养院校应与实践基地共同做好入驻实践基地前的动员工作,听取实践基地负责人和实践基地导师的情况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基地现状和学科课程教学的情况;帮助学生研究教材、备课、撰写教案和试讲;鼓励学生参与学科教学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培育。要求学生有重点地观摩教学公开课和主题班会,熟悉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实践

在实践基地导师和校内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工作。认真听课,每周听课应不少于4节;认真编写教案,精心试讲。独立讲授新课应不少于6节;授课前需经实践基地导师的批准;课后要认真评课,集体讲评次数应不少于2次;参与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及阅卷等工作;积极参加实践基地的教研活动和学生的综合活动。

◇班主任实践

认真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了解学生和班级文化,熟悉班主任工作实践,参与集体或个别学生教育工作(如家访、班干部工作);认真搜集和分析相关案例;独立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应至少组织2次班级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报告会、团会、中队会等。

◇调查报告或学位论文材料的收集

学生结合教育实习内容或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收集相关实践案例、调研材料和参考素材等,为撰写调查报告或学位论文做好准备。

考核要求:教育实习,除经过批准自主联系实习外,采用以小组集中为主的方式进行。在实习期间,全面实践教学、班级管理等工作。实习结束后,需提供规定次数的听课记录、教学设计、上课实录(含录像)、课后反思的完整材料、学生管理案例及班级管理总结。

3.教育研习(1学分)

教育研习的目的是通过对教育实习的系统总结和反思,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教育研习在第二学年进行。

教育研习要求在实习期间结合教育实习的实际,有目的地开展专题调查活动,了解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现状,研究与工作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调查研究报告。

考核要求:学生应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教育实习总结报告,报告一般应包括收获与困惑、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和努力方向等。调查研究报告须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翔实,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否则一经发现即按教育实习成绩不及格处理。

由实践基地和导师组共同负责审查所有实践材料和考核记录,提出最终考核意见,为学生评定成绩。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6学分。

表3: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修学方式任课教师适用专业或方向备注学位课程学位公共课专业英语3222考查必选周保利全部初等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1811考试必修中文全部马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1考试必修中文全部马院教师职业道德教育1611考试必修 全部初等体育素质3211/2考查必选 全日制公体学位核心课课程与教学论3221考试必修 教育硕士教院心理发展与教育3221考试必修 教育硕士教院教育原理3221考试必修 教育硕士教院教育科研方法3221考试必修 教育硕士教院现代教育技术3221考试必修 教育硕士教院学位专业课小学课程与教材研究3222考试必修王丽华赵素芹王锋治教育硕士初等小学教学设计与实施3222考试必修王丽华赵素芹王锋治教育硕士初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3222考试必修潘新民教育硕士初等当前小学教育热点问题研究3222考试必修徐莉吴艳梅李松丽张振国王万青教育硕士初等SPSS原理与操作3222考试必修盖立春安莎莎教育硕士初等少先队活动组织与管理3222考试必修杜玉波教育硕士初等校内实训3222考查必修杨玉教育硕士初等校外实践半年63考查必修指导教师教育硕士初等小学教育比较研究3222考试选修李松丽教育硕士初等小学教育史3222考试选修李阳教育硕士初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221考试选修冷海洲教育硕士初等教育质性研究方法3221考试选修吴艳梅教育硕士初等小学生品德发展与养成3221考试选修王万青教育硕士初等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3222考试选修张振国教育硕士初等艺术素养1611考查选修 教育硕士文学院非学位课程中国教育史 -2考查补修 教育硕士初等外国教育史 -1考查补修 教育硕士初等普通心理学 -1考查补修 教育硕士初等学分要求最低不少于39 学分

说明1:语种三选一填写:中文/双语/外文。

开课单位,公共政治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简写马院)组织授课;公共英语由大学外语教学部(简写大外)组织授课;专业课由培养学院(简写学院)组织开课,开课单位填写为“学院”;公共体育课由公共体育教学部(简写公体)组织授课;公共计算机课由计算机教学部(简写计算机)组织授课;教育硕士公共课由教育学院(简写教院)组织授课。

七、必修环节

【相关要求】必修环节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除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毕业)论文外还必须完成的其他科学研究、培养任务,完成形式可以是培养所需的任何形式,包含以下五项内容:

1.文献阅读。完成导师布置的专业文献阅读工作,撰写读书笔记、文献报告。

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写作,由导师指导每位硕士生根据研究方向或研究题目每学期查找不低于30篇高水平中外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文献来源限于SSCI,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以及经典著作),并指导研究生对文献进行系统地总结和梳理,每学期撰写1篇高质量读书笔记或文献报告,要求明确选定研究方向或研究问题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严格按照学位论文规范,逐渐积累,最终以文献综述形式写进学位论文。读书笔记或文献报告,经导师审查合格后,每篇读书笔记或文献报告计0.1学分,但总计不超过0.5学分。

2.学术活动。参加本专业相关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学术会议、学术论坛、行业现状调研等,研习专业、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交流研究成果等。

鼓励导师带领研究生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参加校内的学术活动不计学分,参加校外的学术年会,并做专题报告的,每次计0.5学分(以会议通知、会议手册和照片为准),不做专题报告的,不计学分。

3.科研与实践

(1)学术学位侧重科学科研,可参与科研项目、本人公开发表或参与的研究成果(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发明专利),部分专业可参加教学实践(对本(专)科生进行课程辅导、实验实习指导、辅助指导本(专)科生毕业设计等)、社会实践(可与研究生“三助”结合)等。

(2)专业学位必须明确实习实践的指导教师、实习基地情况,并且在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专业实践内容外,还可参加教学实践(对本(专)科生进行课程辅导、实验实习指导、辅助指导本(专)科生毕业设计等)、本人公开发表或参与的研究成果(决策咨询报告、优秀网络文化成果、专业实践研究论文、教育教学类著作等形式)等。

鼓励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并公开发表研究成果(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发明专利),也可以参加教学实践,在学期间至少参加一门本(专)科生的课程辅导、实验实习指导、辅助导师指导本(专)科生毕业设计、积极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可与研究生“三助”结合)。参与科研项目不计学分,本人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期刊论文的,非核心期刊每篇计0.5学分;核心期刊每篇计1学分;参加教学实践的,每完整辅导一门课程或辅助指导本专科生毕业设计的,计0.5学分;社会实践(包括研究生“三助”),不计学分。

4.论文写作指导。参加论文写作专门课程和导师指定的论文实训等。

学院组织开展论文写作指导讲座,由校内外专家和研究生导师共同承担。讲座安排如下:

(1)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理论研究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论文摘要撰写的要领和规范、研究问题的凝练与呈现、研究综述的要领与写作等核心内容。

(2)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实证研究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工具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检验、实证研究的实施、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研究结论的得出等核心内容。

要求全体导师和研究生一起听专家讲座,讲座后由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落实。研究生完整参加论文写作指导讲座,由科研秘书负责考勤,由导师根据研究生收获给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评分,考勤表有名字且导师给通过的可以获得0.5学分。考勤表没有名字或导师给不通过的,不计学分。

5.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参加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相关课程、报告讲座、学术活动等。

学院组织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讲座,由校内外专家和研究生导师共同承担。讲座安排如下:

(1)学术道德教育与学位论文管理办法

(2)专题研究论文学术规范

(3)调查研究报告学术规范

(4)实验研究报告学术规范

(5)案例研究报告学术规范

要求全体导师和研究生一起听专家讲座,讲座后由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落实。研究生完整参加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指导讲座,由科研秘书负责考勤,由导师根据研究生收获给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评分,考勤表有名字且导师给通过的可以获得0.5学分。考勤表没有名字或导师给不通过的,不计学分。

培养方案中须明确规定研究生必修环节所需具体内容、任务量,和考核方式、考核成绩记录形式。考核由导师和培养学院组织,考核成绩可按百分制评定,60分及以上为合格;或通过和不通过,通过对应百分制为80分,不通过对应百分制为50分。

表4: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设置要求(参考)

必修环节   内容   数量要求   完成学期   成果形式   考核人  

文献阅读   相关的经典和最新文献   每学期不低于30篇   1至4   读书笔记   导师  

学术活动   学术年会   1次   3至4   会议论文   导师  

学术组会   4场   1至4   组会报告   导师  

科研与实践   实习基地实践   1学期   3   实习报告   导师  

发表省级以上刊物论文   1篇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