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以下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___
A.峥嵘 物联网 面面俱到
B.元宵 度假村 言简意赅
C.提炼 排行榜 礼上往来
D.蓬勃 螺旋桨 拭目以待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叶嘉莹先生淡泊名利,致力于传播古典诗词文化,其道德风范令人高山仰止
B.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运动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
C.发展乡村旅游扶贫需要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品牌
D.未来农民可在电脑或手机上操控各种智能机械,亦步亦趋地进行农业生产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__
A.“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海试成功,证明国产新型材料已能承受万米探海的高压
B.教育部发文明确要求,义务教育的体育课程要帮助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
C.短视频平台为城乡互动搭建了数字化桥梁,也为乡村文化振兴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D.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表达了中华经典的魅力
4、下列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理解智慧城市和市域治理现代化,要理解其智慧性、有机性和系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智慧城市是一个智慧的有机体,如同人一样,有推进各项应用的“器官”
②也是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融合的系统
③在智慧有机系统的支撑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才能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中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④同时智慧城市是人、事、物多元融合系统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5、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______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6、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______
A.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崔颢《黄鹤楼》 D.白居易《长恨歌》
7、下列作家、作品、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______
A.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 B.施耐庵——《水浒传》——貂蝉
C.汤显祖——《牡丹亭》——杜丽娘 D.曹雪芹——《红楼梦》——晴雯
8、下列《雷雨》中的人物与周朴园不是父子关系的是______
A.周萍 B.周冲
C.鲁贵 D.鲁大海
9、“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诗句的作者是______
A.余光中 B.郑愁予
C.海子 D.顾城
10、下列作品不属于莎士比亚的是______
A.《玩偶之家》 B.《哈姆雷特》
C.《李尔王》 D.《麦克白》
二、填空题
1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______。
12、______,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3、绕树三匝,______?
14、______,飞鸟相与还。
15、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16、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
17、______,其实害之。
18、诵明月之诗,______。
19、_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
20、枯藤老树昏鸦,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三、阅读理解题
(本大题共5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袁枚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21、本诗借助哪些意象,描绘出一幅怎样的场景?
22、船行江上时,诗人是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
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季康子问孔子曰:“冉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仁则吾不知也。”复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
求问曰:“闻斯行诸?”子曰:“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
2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回也如愚。
如:
24、门人益亲。
益:
25、今也则亡。
亡:
26、求也可使治其赋。
治:
27、求也退,故进之。
故:
28、翻译下列句子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9、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30、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蔡德惠
汪曾祺
我与蔡德惠君说不上什么交情,只是我很喜欢他这个人。同在联大新校舍住了几年,彼此似乎是毫无往来。他不大声说话,也没有引人注意的举动,除了他系里学术上的集会,他大概很少参加人多的场合(我印象如此,许是错了,也未可知),我们那个时候认得他的人恐怕不多。我只记得有一次,一个假日,人多出去了,新校舍显得空空的,树木特别的绿,他一个人在井边草地上洗衣服,一脸平静自然,样子非常的好。自此他成为我一个不能忘去的人。他仿佛一直是如此。既是一个人,照理都有忧苦激愤、感情失常的时候,蔡君短短一生中自必也见过、遇过若干足以扰乱他的事情,我与他相知甚浅,不能接触到他生活全面,无由知道。凡我历次所见,他都是那么对世界充满温情,平静而自然的样子。我相信他这样的时候最多。也不知怎么一来,彼此知道名字,路上见到也点点头。他人颇瘦小,精神还不错。
我离开联大到昆明乡下一个中学去教书,就不大再见到他。学校同事中也有熟识他的人,可谈话中未听见提过他的名字。想是他们以为我不认得他。再,他人极含蓄,一身也无甚“故事”可以作谈话资料,或说无甚可以作为谈话资料的故事。我就知道他在生物系书读得极好,毕业后研究植物分类学,很有希望。研究室在什么地方,我亦熟悉,他大概经常在里面工作。有一次学校里教生物的两个先生告诉我要带学生出去看一次,问我高兴不高兴一起去走走,说“蔡德惠也来的”。果然没有几天他就来了。带了一大队学生出去,大家都围着他,随便掐一片叶子,找一朵花,问他,他都娓娓地说出这东西叫什么,生活情形,分布情形如何,有个什么故事与这有关,哪一篇诗里提到过它。说话还是轻轻的,温和清楚。现在想起来,当时不觉得,他似乎比以前更瘦了些。是秋天,野地里开了许多红白蓼花。他好像是穿了一件灰色长衫。
后来,有一次,雨季,我到联大去。太阳一收,雨忽然来了,相当的大,当时正走过他的研究室,心想何不看看他去,一推门就进去了,我来,他毫不觉得突兀。稍微客气地接待我。仿佛谁都可以推开他的门进去的一样。一进门我就看见他墙上一只蛾子,颜色如红宝石,略有黑色斑纹。他指点给我看,说了一些关于蛾蝶的事。他四壁都是植物标本,层层叠叠,尚待整理。他说有好些都是从滇西采集来的。拿出好些东西给我看,都极其特别。他让我拣两样带回去玩,我挑了几片木蝴蝶。这几片东西一直夹在我一本达尔文的书里,有一天还翻出来过。现在那本书丢在昆明,若有人翻出,大概会不知道它是什么玩意儿,更无从想象是如何得来的了。那天他说话依然极其平和,如说家常,无一分讲堂气。但有一种隐隐的热烈,他把感情都倾注在工作上了,真是一宗爱的事业。
天晴了,我们出来,在他手营的小花圃里看了看。花圃里最亮的一块是金蝶花,正在盛开,黄闪闪的。几丛石竹,则在深深的绿色之中郁郁的红。新雨之后,草头全是水珠。我停步于土墙上一方白色之前,他说,“是个日规。”所谓日规,是方方的涂了一块石灰,大小一手可掩,正中垂直于墙面插了一支竹丁。看那根竹丁的影子,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不知什么道理,这东西教人感动,蔡君平时在室内工作,大概常常要出来看一看墙上的影子的吧。我离开那间绿荫深蔽的房子不到几步,已经听到打字机嗒嗒地响起来。
这以后我就一直没有看见过他。偶然因为一件小事,想起这么一个沉默的谦和的人,那么庄重认真地工作,觉得人世甚不寂寞,大有意思。
忽然有一天,朋友告诉我,“蔡德惠进了医院,已经不行了,肺差不多烂完了,一点办法都没有,明天,最多是后天的事情。”
“以前没听说他有病呀?”
“是呢,一直也没有发现。一定很久了,不知道他自己怎么没觉得,一来就吐了血,送医院一检查……”
当时我竟未到医院里去看看他。过两天,有人通知我什么时候在联大新校舍后面坟场上火化,我又糊里糊涂没有去参加。现在人死了已近半年,大家都离开云南,我不知道他孤坟何处,在上海这个人海之中,却又因为一件小事而想起他来,因而写了这篇短文,遥示悼念。希望他生前朋友能够见到。
我离开昆明较晚,走之前曾到联大看过几次。那间研究室锁着锁,外面藤萝密密遮满木窗,小花圃已经零落,犹有几枝残花在寂静中开放,草长得非常非常高。那个日规还好好的在,雪白,竹丁影子斜斜地落在右边。
原载于一九四七年三月七日《大公报》
癸未年夏谷农录于历城
(有删改)
31、结合全文,概括蔡德惠的形象特点。
32、第四段和第十段描写的小花圃有什么变化?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感受?
四、作文
(60分)
33、以“关爱农民工子弟行动”“暖冬行动”“节约用水”的志愿者活动为内容,向校团委老师写一篇800字左右参加志愿者活动的自荐信。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