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华中师大一附中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语 文 试 题本试题卷共 8 页,23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一) 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小题。材料一:一碗苏式汤面,浇头数以百计,精工细作汇聚万千风味;一曲吴语《声声慢》轻柔婉转, 引得青年男女排起长龙,只为一饱耳福;一方园林浓缩天下山水, 白天熙熙攘攘、碧叶红花, 夜晚清净优雅依旧光影斑斓……这,是 2500 多岁的不老古城苏州的城市腔调。以全国 0.09%的土地创造全国约 2%的 GDP,作为制造业重镇和现代产业集群高地,名列国 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前十强……这,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苏州的发展基调。苏州等城市恰如苏作“双面绣 ”:一城双面,面面精彩。千百年来人文与经济的精巧调 和、相得益彰,造就了“苏湖熟,天下足 ”的绵延发展传奇。如果说人文是城市的腔调,那 么经济就是城市发展的基调。人文与经济协调共生,犹如腔调与基调的匹配融合,是成就优 美乐章的核心所在。城市的发展基调至为重要,但城市的文化腔调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基调。苏杭为代表 的江南地区,长期活跃的经济促成了持续的文化繁荣,长久的文化积淀潜移默化奠定了城市 发展的风格特质。精致、创新、 内涵等文化特质,也是苏州等地经济发展的一贯坚持和内在 追求。文化影响人的创造,将腔调注入,融成独特的物质和精神发展成果。城市的文化腔调越是醇厚鲜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调就能更加深厚持久。小桥流水、 丝绸刺绣、戏曲弹唱,丰富的文化元素在苏杭等江南城市汇聚,既塑造了千年文脉遗存、城 市精神,更使得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长盛不衰。历史证明,独特的文化中心更容易成为特色 的产业聚落,坚韧的城市精神助推创业者深耕产业促成经济繁荣。城市也随之不断提升功能 和品质,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强化城市的腔调,稳住发展的基调,我们的城市就能激活人文基因,实现经济社会的高 质量发展。 以深沉的腔调赋能发展,让发展的基调独特而可持续,能让城市生发出强大的生 产力和竞争力,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动人的城市之美,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 分展现。(摘编自新华网·新华时评《城市的腔调里有发展的基调》)材料二:王澍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其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杭州国家版本馆。作为一个迁居至杭州的“新杭州人 ”,他与这个城市的过去有着灵魂上的共鸣;作为一个建筑师,他对“建筑 ”这一概念有着存在主义式的危机感,这与他“冷眼 ” 经历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体两面。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新周刊》专访了建筑师王澍。《新周刊》:或许因为文化上的厚重,杭州的城市建设一直很受公众的关注和热议。王澍:杭州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都和一千年前区别不大,变化是 80 年代才开始的。20 世 纪初,西湖边的新新饭店只 6 层楼高,但造起来之后,被全国人民议论。杭州高度的破界是 80 年代末,西湖边上出现了第一栋 50 米高的高层建筑。突破这个高度之后,几十栋高楼就陆 陆续续建起来了。杭州可以说是中国城市登峰造极的样板,城是一半,湖山是一半,就这样维持了一千年。 这个结构对中国城市的影响特别深远。颐和园就是西湖的翻版,而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 西 湖 ”。现在的杭州则是“1 比 20 ”,1 份湖山,20 份城市。但我只在“一半湖山一半城 ”的 结构里活动, 出了这个范围,对我来说就相当于出差,去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样的地方。《新周刊》 :对城市的过去您怎么看?挖掘历史身份的做法贯穿了许多城市,大家把城 市最辉煌的历史再次装裱,不断强化类似的形象输出。包括杭州,也一直在寻找宋韵。王澍:一个城市是需要有追求的,不能忘记过去。跟原有的生活历史脱钩之后,你除了 抄别人没有出路。杭州追求宋韵是很自然的结果,因为宋朝对中国的艺术来说可以说是巅峰。 但真正生命力的所在,并不是简单地拿宋朝来说事儿。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追求 的高度。对文化在历史中的变化,要有更高更远的认识;只是单纯地模仿或重现,恐怕很难 让一个城市获得真正的生命力。我们这个时代不是历史的高峰,物质上特别发达,但难以保 证就是文化上的高峰。你需要找自己到达过的最高点去比较。反过来,这个时代也有野心,想找最厉害的高手过招。这个时代的城市风貌是不是有可能重现一千年前的美感?但重要的还是当下。从历史的 角度看,一千年根本就是一刹那;在更长远的尺度上,还是看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对城市的打 造,有没有留下点有意味的东西。这点意味,可以给当下的人以温暖,让一座城市成为融化 在现实生活里的“精神高地 ”。(摘编自《新周刊》2023 年第 19 期“人物专访 ”《慢下来,西湖才会出现》)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城市腔调 ”是指融合了市民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生活等内容的城市人文风貌。 B.“优美乐章 ”实际上是指城市人文风貌与经济发展协调共生而带来的良好状态。 C.“冷眼 ”是指建筑师王澍以一个学者的客观与审慎,冷静地看待杭州的变化。D.“再次装裱 ”是说杭州城市现代进程的实质是复刻历史,缺乏新时代的创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苏杭丰富的文化元素促成了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的繁荣,证明人文因素在城市发展的过 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B.如果一个城市不能生发出强大的力量,那么它在秉承自身独特的人文基因、促成经济的 良性发展这两方面必然有所缺失。C.建筑家王澍欣赏、推崇杭州原有的“一半湖山一半城 ”的城市结构,对于现在的城市结 构特点并不认可。D.王澍对于杭州寻找宋韵的做法做出了客观评价,既认可了这一做法的必然性,也思考了 这一做法应具备的文化高度。3.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和材料都涉及城市与人文的关系,但前者重在阐述经济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 后者重在探讨城市发展的具体做法。B.材料一以苏州真实的生活画面和具体的发展数字,引出“人文需要与经济协调共生 ”这 一观点,入题方式巧妙生动。C.材料二中,《新周刊》 由杭州的城市建设入手,重点讨论城市发展与当下时代的关系, 这展现出由浅入深的访谈技巧。D.材料二中,王澍作为访谈的另一方, 以更高远的视角审视当下时代的城市建设,这显示 了一个优秀建筑师的素养。4.好的新闻评论既要能对接生活,又要能引领生活。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4 分) 5.《城市愿景》栏目将采访你,希望你谈一谈对“武汉 ”这座城市的期望,请结合材料一和 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表达你的想法。(6 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黄永玉从十二岁出来,在外头生活了将近四十五年,才觉得我们那个县城实在是太小了。不过, 在天涯海角,我都为它而骄傲,它就应该是那么小,那么精致而严密,那么结实。它也实在 是太美了, 以致以后的几十年我到哪里也觉得还是我自己的故乡好;原来,有时候,还以为 可能是自己的偏见。最近两次听到新西兰的老人艾黎说: “ 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第一是 湖南凤凰,第二是福建的长汀…… ”他是以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六十年的老朋友说这番话 的,我真是感激而高兴。我那个城,在湘西靠贵州省的山洼里。城一半在起伏的小山坡上,有一些峡谷,一些古 老的森林和草地,用一道精致的石头城墙上上下下地绣起一个圈来圈住。 圈外头仍然那么好 看,有一座大桥,桥上层叠着二十四间住家的房子,晴天里晾着红红绿绿的衣服,桥中间是 一条有瓦顶棚的小街,卖着奇奇怪怪的东西。桥下游的河流拐了一个弯,有学问的设计师在 拐弯的地方使尽了本事,盖了一座万寿宫,宫外左侧还点缀一座小白塔。于是,成天就能在 桥上欣赏好看的倒影。城里城外都是密密的、暗蓝色的参天大树,街上红石板青石板铺的路,路底有下水道, 蔷薇、木香、狗脚梅、橘柚,诸多花果树木往往从家家户户的白墙里探出枝条来。关起门, 下雨的时候,能听到穿生牛皮钉鞋的过路人叮叮叮地从门 口走过。还能听到庙中建筑四角的 “铁马 ”风铃叮叮当当的声音。下雪的时候,尤其动人, 因为经常一落即有二尺来厚。最近我在家乡听到一位苗族老人这么说,打从县城对面的“ 累烧坡 ”半山下来,就能听 到城里“哄哄哄 ”的市声,闻到油炸粑粑的香味。实际上那距离还在六七里之遥。城里多清泉,泉水从山岩石缝里渗透出来,古老的祖先就着石壁挖了一眼一眼壁炉似的 竖穹,人们用新竹子做成的长勺从里头将水舀起来。年代久远,泉水四周长满了羊齿植物, 映得周围一片绿,想起宋人赞美柳永的话“有井水处必有柳词 ”,我想,好诗好词总是应该 在这种地方长出来才好。有一天傍晚,我正在孔庙前文星街和一群孩子进行一场简直像真的厮杀的游戏,忽然一 个孩子告诉我,你们家来了个北京客人!我从来没亲眼见过北京客人。我们家有许许多多北京、上海的照片,那都是我的亲戚们 寄回来让大人们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对孩子来说,它又不是糖,不是玩意,看看也就忘了。 这一次来的是真人,那可不是个随随便便的事。这个人和祖母围着火炉膛在矮凳上坐着,轻言细语地说着话,回头看见了我。 “这是老大吗? ”那个人问。“是呀! ”祖母说,“底下还有四个咧!真是旺丁不旺财啊! ”“喂! ”我问,“你是北京来的吗? ”“怎么那样 口气?叫二表叔! ”祖母说,“是你的从文表叔! ”我笑了,在他周围看了一圈,平平常常,穿了件灰布长衫。“嗯……你坐过火车和轮船? ”他点点头。“那好! ”我说完马上冲出门去,继续我的战斗。一切一切就那么淡漠了。几年以后,我将小学毕业,妈妈叫我到四十五里外的外婆家去告穷,给骂了一顿,倒也 在外婆家住了一个多月。有一天,一个中学生和我谈了一些很深奥的问题,我一点也不懂, 但我马上即将小学毕业,不能在这个中学生面前丢人,硬着头皮装着对答如流的 口气问他, 是不是知道从凤凰到北京要坐几次轮船和几次火车?他好像也不太懂,这教我非常快乐。于是我又问他:知不知道北京的沈从文?他是我爸 爸的表弟,我的表叔。“知道!他是个文学家,写过许多书,我有他的书,好极了,都是凤凰 口气,都是凤凰 事情,你要不要看?我有,我就给你拿去! ”他借的一本书叫作《八骏图》,我看了半天也不懂,“ 怎么搞的?见过这个人,又不认 得他的书?写些什么狗皮唠糟的事?老子一点也不明白…… ”我把书还给那个中学生。“ 怎么样? ”“唔、唔、唔。 ”许多年过去了。我流浪在福建德化山区里,在一家小瓷器作坊里做小工。我还不明白世界上有一种叫作 工资的东西,所以老板给我水平极差的三顿伙食已经十分满足。有一天,老板说我的头发长 得已经很不成话,简直像个犯人的时候,居然给了我一块钱。我高高兴兴地去理了一个“分 头 ”,剩下的七角钱在书店买了一本《昆明冬景》。我是冲着“沈从文 ”三个字去买的。钻进阁楼上又看了半天,仍然是一点意思也不懂。 这我可真火了。我怎么可以一点也不懂呢?就这么七角钱?你还是我表叔,我怎么一点也不 明白你在说些什么呢?七角钱,你知不知道我这七角钱要派多少用场?知不知道我日子多不好过?我可怜的七角钱……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只身来到上海,生活困难得相当可以了,我已经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 信。他有过一篇长文章谈我的父母和我的行状,与其说是我的有趣的家世,不如说是我们乡 土知识分子在大的历史变革中的写照。表面上,这文章有如山峦上抑扬的牧笛与江流上浮游 的船歌相呼应的小协奏,实质上,这文章道尽了旧时代小知识分子与小山城相互依存的哀哀 欲绝的悲惨命运。我在傍晚的大上海的马路上买到了这张报纸,就着街灯,一遍又一遍地读 着,眼泪湿了报纸,热闹的街肆中没有任何过路的人打扰我,谁也不知道这哭着的孩子正读 着他自己的故事……我们那个小小山城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常常令孩子们产生奔赴他乡献身的幻想。从历史 角度看来,这既不协调且充满悲凉, 以至表叔和我都是在十二三岁时背着小小包袱,顺着小 河,穿过洞庭去“翻阅另一本大书 ”的。(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老朋友的话从侧面表现出故乡凤凰城的美,彰显古城小而美的独特 魅力。B .城里的清泉是小城特色之一,记忆中故乡边城的美景都极动人,绮丽山水体现小城的灵气。C .“就着街灯,……谁也不知道这哭着的孩子 ”,体现出遭遇磨难时路人的冷漠带给“我 ” 的身心创伤。D .文章末尾说“翻阅另一本大书 ”意思就是离开这风景如画、民风朴实的古城,投入到大 千世界去。7 .下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