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二外

大学四年,

她们一路相伴走过,

在最好的青春时光里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大学四年,是一个终点,还是新的起点?

有人选择进入社会,开始一段全新未知的征程,有人选择继续深造,在象牙塔里充实自己。前段时间,我校2013级的一个宿舍(7#539)一共六个人,五个人考上了国内高校研究生,另外有一人也成功考上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准备留学深造。

张华尔实 本专业国际政治 被外交学院 国际关系专业录取

焦运佳 本专业国际政治 被中央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业录取

杨一 本专业国际政治 被外交学院 外交学专业录取

叶姣 本专业国际政治 被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录取

石思睿 本专业金融学 被北京大学 计算机技术(金融信息服务方向)录取

杨雨婷 本专业国际政治 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临床心理咨询专业录取

而在这背后除了她们个人的努力以外,更少不了彼此相互的鼓励和扶持。我们有幸请到了这个传奇宿舍中的一员——杨一学姐作为代表,为我们讲述一个宿舍一起奋斗的故事。

每年考研大军千千万,一人能够考上自己满意的研究生院校和专业已实属不易,一个宿舍五人全部考研成功也真的可以说是个传奇了。而作为这个传奇的创造者,学姐们在谈起这条考研之路的时候,想感谢的人,不止是自己……

“我们宿舍的6个人都是比较脚踏实地,认真做事的人,所以在奋斗过程中最大的激励就是每个人都很努力,这种激励是潜移默化的。大四上学期是准备考研和出国的关键时间,那几个月,每个人都是早出晚归,早上7点左右大家会陆陆续续起床洗漱,晚上10点、11点才会陆陆续续回来。”

选择考研,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在这样的一个小环境下,大家形成了几乎一致的作息时间,也形成了良性竞争,你很难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允许自己懈怠和偷懒,在我看来,这是比任何话语都管用的激励。当然,在复习中遇到问题,我们也会相互交流。”

“就我自己而言,当时我是与另一位同样考外交学院的室友一起复习的,虽然我们考同一所学校,但因为目标专业的考察内容不同,也并没有感到过多的竞争压力,反而可以让我们形成更有效的交流,虽然复习内容不同,但同一所学校的出题风格和答题方式大同小异,记得在12月试答专业课真题时,我原本对一道论述题毫无头绪,但与她交流过后便豁然开朗,知道从何处下笔。”

在谈到对彼此的影响时,学姐们觉得与其说是“竞争”,倒不如更像是“互相监督”。“我们同班四位考外交学院的同学吃住行都在一起,即使考的是同一个专业,也完全不存在互相排斥的感觉,反而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