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创世记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创世记第二章

二1~3第七日安息按照埃及孟斐斯的创世记述,创世神祇蒲他(Ptah)在完成工作之后安息。同样,美索不达米亚的神明也是在创造完人类后安息。然而美索不达米亚的安息,却是因为人类受造,接替了神明已经厌倦了的工作。无论如何,安息的欲望总是创世记述中的动机之一。宇宙中混沌的势力受遏止或消灭,使诸神得以安息、和平、宁谧,往往是古代创世记述的核心。同样,人类喧哗、扰攘,使诸神无法安息,是洪水的因由。总而言之,古代观念认为安息是神明首要的目标之一。反观在以色列的神学思想中,宇宙或人类扰攘不是神需要安息的理由。祂是寻求在居所中安息(尤参:诗一三二7~8、13~14)。二1安息日的分界将时间分为七日一组的习惯,至今在古代近东的其他文化中,仍然未找到相同的例证。虽然美索不达米亚某些月分中,有些通常是相隔七天(例如在某个月的七日和十四日等),被视为不吉利的日子;以色列的安息日却不是在月中任何的日子庆祝,也和月球或自然界一切的循环都没有关系。它只是每隔七天奉行一次。旧约与古代近东神话古代世界的神话彷佛现代世界的科学──两者都是解释世界从何而来,以及如何运作。神话方法是试图从宗旨之后果的角度,来断定功用。神明做事是有其宗旨的,其作为就是因,人所经历的就是果。反之,我们现代科学的方法,是以功用为构造的后果,试图按照与现象拼凑成之构造有关的自然定律,来理解因果的关系。由于我们科学化的世界观所深切注重的是构造,我们研究圣经记述时所寻找的也是关乎构造的数据。然而圣经的世界观在这方面,也是视功用为宗旨的后果,比较接近古代近东的对应观念。创世记第一章正是如此:它对物质构造的兴趣甚低。明白古代近东文化、文学和世界观,在很多方面对我们明白圣经都有莫大的帮助,这只是其中之一。古代近东神话与旧约经文和概念,可以看出很多对应之处。这不是说旧约只不过是古代神话的另一例证,或是它假借这些文学。而是说神话是文化之窗,能够反映产生这些神话之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旧约不少著作在古以色列文化中的功用,都是与其他文化中的神话相仿──这些著作提供了文学工具,来保存和传递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色列是横贯古代近东整个文化复合体的一部分,与邻邦在许多方面都有共通之处;但这文化复合体中的每个文化,都仍各具其特色。在寻求了解以色列的文化和文学时,我们当然可以预期整体性的文化舞台,如神话、智慧文学、法律典籍、王室的铭刻等,能够对我们提供帮助。信心的社群不必害怕运用这些方法,来使我们认识近东文化共有的传统。这些比较性的研究不会危害经文之中的神学信息,以及作为神话语的地位。事实上,启示和信息的有效传递息息相关,神尽可能使用人所熟知的事物与祂的子民沟通,是理所当然的事。分辨其中相异和雷同之处,能够为经文之正确理解,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本书的责任只是提供数据,不能详细讨论怎样解释每个异同之处。这一类讨论可见于华尔顿(John Walton)的另一本着作:《文化背景中的古以色列文学》(Ancient Israelite Literature in Its Cultural Context,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7)。二4~25人在园中 二5植物的分类这里只有最广泛的分类。列出来的有草木和菜蔬,但没有说明品种。但我们知道近东最常见的树木包括了皂荚树、香柏树、松树、无花果树、橡树、橄榄树、棕树、石榴树、垂丝柳树、柳树。灌木则有夹竹桃和罗腾树。用以耕作的主要谷类有小麦、大麦、红豆。本节与第三日的不同,只是形容培育了或耕作的植物。本节不是描述第三日之前的情形,而是说当时还未有人开始耕作。二5环境的描述来自尼普尔(Nippur)的创世文献这样描述创世前的景况:水仍未从地中的洞口流出来,未有东西生长,也未有犁沟。二6给水系统第6节用来形容给水系统的字眼(和合本:「雾气」)很难翻译。这字只在约伯记三十六27再次出现。*巴比伦词汇中的类似字眼,来自早期的 * 苏美文化对地下水道系统和原始地底河流的形容。描述 * 恩基和宁荷沙(Ninhursag)的苏美神话,亦提到过同样的给水系统。二7以尘土造人用地上的尘土造人与古代近东神话的说法相似。《阿特拉哈西斯史诗》描绘人类是用被杀神祇的血混和黏土造成的。尘土在圣经中代表人身体死后变成的事物(创三19),同样在 * 巴比伦人心目中,身体死后就归回黏土状态。神祇的血代表人类神性的本质,与神以生命气息使亚当变为活人的概念相仿。在埃及人的想法中,混和黏土造成人类的是神祇的泪水。然而《梅里卡雷的教诲》亦有提到神祇在人类鼻孔中造成气息。二8~14伊甸的位置由于此地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和合本分别作「希底结河」和「伯拉大河」)附近,又接近 * 苏美传说中名叫 * 迪珥蒙(Dilmun)的一个神话性之乌托邦,大部分学者的考证都认为伊甸是在今日波斯湾北部或以北的地方。*迪珥蒙则有人考证为今日的巴林岛。以「在东方」泛指美索不达米亚的区域,是原始记载中十分常见的做法。上述一点加上河水的流向(比逊河和基训河的位置不能确定),使部分学者将眼光转移到今日亚美尼亚地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发源地一带。然而这个园子水源充足到人类可以不用工作或极少做工,植物不用耕作便自生自长的描述,比较符合波斯湾北岸的沼泽地带,甚至有可能是如今已在海底的地区。二8「伊甸园」「伊甸」一字是指水源充足的地方,表示园子茂盛。译作「园子」的字眼通常不是指小规模的菜圃,而是种植了树木的果园或园林。二9生命树其他经文形容生命树能够延长人的寿命(箴三16~18),有时更被视为有回复青春的效力。古代近东好几种植物据说都有此功效。在《*吉加墨斯史诗》中,有一种称为「老人变年轻」的植物,生长在宇宙河流的河床。树木在古代近东的艺术和圆筒印章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学者经常都将这些树木解作是生命树的代表,但在未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