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信息网络安全期末考试  > 河南大学网络安全期末考试简答题+应用题

河南大学网络安全期末考试简答题+应用题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的定义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其可以帮助用户提高决策效果并优化方案。

数字孪生带来的安全问题

1、数据泄露:数字孪生技术依赖于收集和处理大量数据,包括可能敏感的设备信息、操作数据、个人隐私数据等。如果数据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环节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

2、篡改风险:如果数字孪生的数据或模型被恶意修改,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或操作,从而影响物理系统的安全和性能。

3、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如果数字孪生系统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存在漏洞,可能会被未经授权的用户或恶意软件利用,进而获得系统的控制。

4、依赖性风险:数字孪生系统通常依赖于其他的基础设备,例如云服务、物联网设备等。如果这些基础设施遭到攻击,可能会影响到数字孪生系统的正常运行。

5、软件安全:数字孪生通常依赖于复杂的软件系统。如果软件存在漏洞,可能会被恶意利用。

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通俗讲,区块链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

一般来说,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四个部分,分别是共识机制、分布式存储、智能合约以及密码学。每个技术,在整个区块链系统里都有它们各自的作用。

区块链的安全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不依赖于任何中心化的机构,从而避免了单点故障和单点攻击,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共识机制:区块链采用共识机制来维护整个网络的安全性,确保每个交易的合法性和一致性。目前常用的共识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和权益共识等。

加密技术:区块链技术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交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由于这些密码学算法都是经过验证的,所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合约,可以自动执行交易,避免了传统合约存在的人为干扰和篡改的风险,从而保证了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分布式存储: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将数据存储在多个节点上,避免了数据存储在单个中心化机构上的安全风险。即使有一个或多个节点出现故障,其他节点仍然可以继续运行,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而,区块链也存在一些风险:

1. 51%攻击:区块链的安全性依赖于节点的数量和分布,当攻击者掌控了51%以上的节点时,就可以对整个区块链进行攻击,导致数据的篡改或破坏。

2. 智能合约漏洞:存在漏洞时可能会导致用户数据的泄露或资金的损失。

3. 用户失误:区块链上的交易是不可逆的,如果用户在交易时输入错误的地址或金额,就可能导致资金的丢失。

4. 隐私泄露:尽管区块链对于用户身份进行了匿名处理,但是参与方使用的地址标识却与用户的公钥甚至身份相关联,通过现有的关联分析等反匿名身份检测技术能够识别部分目标,从而暴露用户信息

5.量子计算攻击: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区块链的加密算法可能会被破解,从而导致安全风险。

6、自私挖掘攻击,即节点按照一定策略,选择性地公布自己发现的区块,从而提高自己获得的收益。有研究表明,自私挖掘攻击对算力的要求降低到25%。

网络日志分析有哪些安全意义,现有的技术

网络日志分析在网络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关联分析,如防火墙、安全设备、WAF、HIDS等产生的攻击日志,关联killchain的上下文信息,感知可能正在发生的攻击,从而规避存在的安全风险;

2.安全检测:从不同角度维度检测系统内部的安全风险;

3.应急响应:从日志中还原攻击者的攻击路径,从而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

4.溯源分析:回溯攻击入口与方式;

5.安全趋势:从较大的角度观察攻击者更“关心”哪些系统;

6.安全漏洞:发现已知或未知攻击方法,从日志中发现应用0day、Nday;

现有的技术包括:

1. 基于规则的日志分析:这种技术是通过事先设定的规则来分析网络日志,例如,设定一条规则表示当某个IP地址在一段时间内发送了大量的数据包时,就可能是DDoS攻击,然后通过实时分析日志,发现符合这条规则的日志记录,进而发起相应的响应和处理。

2.机器学习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可以让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学习攻击行为的模式,从而发现新的攻击行为。例如,通过对已知的攻击行为进行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可以识别出未知的攻击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御。

3. 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处理海量的网络日志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例如,通过对大量的网络日志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找出异常的行为模式,发现潜在的攻击行为。

4. 情报分析技术:情报分析技术可以将来自多个来源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情报图谱,从而更好地识别和防范网络攻击行为。例如,通过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情报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攻击者的行为模式和攻击手段,从而提高防御的效果。

6G安全问题

在6G中,将会出现以下典型场景:

1. 超级无线宽带://6G将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将实现更快、更稳定、更流畅的网络体验,如高清视频、AR/VR、云游戏等。

2. 极其可靠通信://6G将支持更可靠的通信,通过多路径传输、自组织网络等技术,实现高可靠、低时延、低能耗的通信服务,如智能交通、远程手术等。

3. 超大规模连接://6G将支持百亿级设备连接,实现万物互联,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

4. 普惠智能服务://通过6G的支持,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如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旅游等。

5. 通信感知融合://6G将实现通信、计算、感知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应用,如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

这些典型场景将面临以下安全问题:

每个场景中,6G网络可能面临以下安全问题:

1. 超级无线宽带:

   -高速传输的数据可能面临被窃听或泄露的风险,用户在使用高速网络时,个人隐私可能会受到侵犯。

   - 高清视频、AR/VR等应用可能面临内容被篡改或植入恶意软件的风险。

2. 极其可靠通信:

   - 自组织网络和多路径传输可能受到黑客攻击,恶意节点可能伪装成可靠节点, 通信中的数据可能被篡改,这将导致通信中断,数据损坏

3. 超大规模连接:

   - 大规模连接的设备可能面临身份验证和认证的挑战,存在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风险。

   - 大量设备连接可能导致网络拥塞,影响服务质量和响应时间。

4. 普惠智能服务:

   - 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服务可能涉及敏感个人信息,面临数据隐私泄露的风险。

   - 智能服务中的身份验证和用户认证可能受到攻击,导致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服务冒充。

   - 智能服务的应用程序可能存在恶意软件或漏洞,可能导致用户数据泄露或设备受损。

5. 通信感知融合:

 通信、计算和感知的深度融合可能带来更复杂的网络攻击面   -

 跨领域攻击:不同领域的融合可能导致攻击者利用一方的弱点来攻击其他领域。

为应对这些安全问题,6G网络需要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如加密通信、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隐私保护等技术手段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用户的隐私。

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以及安全风险

从物联网“云、管、端”安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物联网目前主要面临的安全威胁

(一)物联网终端安全

1. 终端物理安全。由于感知终端处于不安全的物理环境,可能造成感知终端的丢失、位置移动或无法工作。2. 终端自身安全。安全防护能力缺失使得感知设备易遭到攻击和破坏,未能及时更新导致物联网终端设备存在极高的软件漏洞风险。3. 网络通信及结构安全。目前许多适用于通用计算设备的安全防护功能由于计算资源或系统类别的限制很难在物联网上实现,因此物联网通信机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4. 数据泄露风险。物联网系统泄露用户隐私数据的风险较高。一方面,云端服务平台可能遭受外部攻击导致用户敏感数据泄露;另一方面,在同一网段或相邻网段的设备之间也存在数据泄露渠道。5. 恶意软件感染。一旦感知终端被物理俘获或逻辑攻破,攻击者可以利用感知终端的漏洞进行木马、病毒的攻击,使得终端节点被非法控制或处于不可用状态。6. 服务中断。可用性或连接性的丢失可能会影响物联网设备的功能特性,例如楼宇警报系统一旦连接中断的话,将会直接影响楼宇的整体安全性。

(2)物联网管道安全

1. 无线数据传输链路具有脆弱性。物联网的数据传输一般借助无线射频信号进行通信,信号传输过程难以得到有效防护,容易被攻击者劫持、窃听甚至篡改。2. 传输网络易受到拒绝服务攻击。由于物联网中节点数量庞大,且以集群方式存在,攻击者可以利用控制的节点向网络发送恶意数据包,发动拒绝服务攻击,造成网络拥塞、瘫痪、服务中断。3. 存在非授权接入和访问网络。一是用户非授权接入网络,非法使用网络资源,或对网络发起攻击;二是用户非授权访问网络非法,获取网络数据,如用户信息、配置信息、路由信息等。4. 通信网络运营商应急管控风险。物联网设备终端规模大,且不同业务的通信功能组合较多,若运营商不能在网络侧通过地域、业务、用户等多维度实施通信功能批量应急管控,则无法应对海量终端被控引发的风险。

(3)云服务

1. 服务端存储大量用户数据,成为攻击焦点。2. 虚拟化、容器技术提高性能同时带来安全风险。虚拟化和弹性计算技术的使用使得用户、数据的边界模糊,带来虚拟机逃逸、虚拟机镜像文件泄露、虚拟网络攻击、虚拟化软件漏洞等安全问题.3. 系统基础环境及组件存在漏洞,易受黑客攻击。物联网业务系统中会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web应用等组件,这些程序自身的漏洞或设计缺陷容易导致非授权访问、数据泄露、远程控制等后果。4. 物联网业务接口开放、应用逻辑多样,容易引入新风险。业务逻辑漏洞使攻击者可以绕过或篡改业务流程。物联网业务系统接口开放则可能会造成接口未授权调用,导致敏感数据泄露、消耗资源等风险。

网络安全对人的防范

网络安全是网络各个层的网络安全有了解

网络安全对人的防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人们需要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可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