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佛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 我院举行早期佛教专业2021级研究生毕业答辩会

我院举行早期佛教专业2021级研究生毕业答辩会

2A2A3181.jpg

早期佛教专业2021级研究生毕业答辩会现场

会闲法师 (2).jpg

会闲法师担任本次毕业论文答辩会答辩组组长

01早期佛教专业研究生导师界定法师.jpg

早期佛教专业研究生导师界定法师

02早期佛教专业研究生导师学聪法师.jpg

早期佛教专业研究生导师学聪法师

03早期佛教专业研究生导师亲道法师.jpg

早期佛教专业研究生导师亲道法师

2024年5月3日晚上,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在学院会议中心F会议室举行早期佛教专业2021级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

本次答辩评审委员会成员由我院观音学专业、戒律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会闲法师,佛教建筑专业、观音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能进法师,中观学专业、佛教制度专业研究生导师智瀚法师,禅宗学专业、宗教比较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如义法师,佛教文献学专业、中国佛教史专业研究生导师现了法师组成。我院早期佛教专业研究生导师由本院界定法师、学聪法师、亲道法师担任。会闲法师担任本次毕业论文答辩会答辩组组长。

2A2A3190.jpg

答辩会现场

能进法师.jpg

能进法师

智瀚法师.jpg

智瀚法师

如义法师.jpg

如义法师

现了法师.jpg

现了法师

本次答辩会采取线下的方式进行,共有八位2021级早期佛教专业的同学参加了此次毕业论文答辩会。

根据毕业论文答辩程序安排,答辩同学先后经历了导师荐介、论文自陈、评委提问、评委点评等环节。八位同学分别就各自论文的总体内容作了较为清晰的陈述,展示出在学术上应有的专业性与严谨性,八位同学顺利地通过了答辩考核。

本真师.jpg

本真师

本真师以《早期佛教优婆夷研究——以为中心》为题,全文以早期佛教经典汉译本四部《阿含经》为主要素材,首先对优婆夷在教团中的合理性予以肯定,接着在经典中对早期佛教时期的优婆夷各种形象予以定位,不同的角色赋予她们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对教团起到的作用;其次阐述优婆夷修学的内容和证得的果位,以及佛陀施设对优婆夷的教诫,从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兼具,最后阐述优婆夷在佛教伦理构建中的作用,以此肯定了优婆夷在早期佛教时期对僧团做出的贡献和对佛教的影响。

心禅师.jpg

心禅师

心禅师以《早期佛教四念处研究》为题,主要从四念处的翻译、譬喻及四念处的重要性来论述《阿含经》中的四念处。从修习四念处的前方便、修习方法、修习对象来论述四念处的修习。最后论述四念处的修习能获得世出世间的利益。

道益师.jpg

道益师

道益师以《早期佛教“业报”思想研究》为题,介绍了早期佛教之前业报论的萌芽及发展脉络,详细论述《阿含经》中的业报理论,最后总结了早期佛教业报思想对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伦理和行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法昭师.jpg

法昭师

法昭师以《早期佛教三学之研究——以为中心》为题,对四部《阿含经》,尤其是《杂阿含经》中有关三学的教义进行了一定梳理,通过整理戒定慧三学在早期佛教经典《杂阿含经》中所记录的具体修习情况,进一步分析了三学的关系和修习特点。展现了三学在佛教修习中纲领性的作用,以期加强修学者的信心,以及回归当下的修行。

清禅师.jpg

清禅师

清禅师以《早期佛教四圣谛思想研究》为题本,探讨了早期佛教的四圣谛思想的内涵和意义。通过解析苦谛以及苦生起的原因,是能令众生生起出离之心而入解脱门;通过阐述灭谛的殊胜以及入灭之道,是能令修习者精进修持而入圣道门;通过论述苦谛的现实意义等,启悟众生思维、实践四圣谛教法,实现觉悟而回归佛法解脱论的重心的究竟利益。

悟至师.jpg

悟至师

悟至师以《早期佛教孝道思想研究》为题,通过对北传的四部《阿含经》以及南传的五部《尼柯耶》中有关孝道经典的归纳与解读,介绍了古印度社会及早期佛教孝道的思想源流,详细论述了《四阿含》中早期佛教的孝道思想,及其特点与现实意义,最后总结出行孝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和谐与稳定,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完全契合,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妙月师.jpg

妙月师

妙月师以《早期佛教八正道之研究——以“正见”为中心》为题,以早期佛教,深入探讨了八正道在佛陀教义中的核心地位。将《阿含经》之“正见”思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八正道中“正见”的诠释和拓展探究,并且,对比分析佛教正见与外道邪见的本质差异,进一步彰显了佛教的深刻内涵与修行价值。将为正见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详实的资料和理论依据,对修学者破除外在的虚妄和邪见,步入正确的修持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惟杰师.jpg

惟杰师

惟杰师以《早期佛教“念佛”思想研究》为题,通过对早期佛教念佛法门的源流梳理,以及“念佛”的释义、实践和念佛的修持方法进行分析,从现世、来世、出世论及念佛的发心探讨了“念佛”法门的后世演变,体现了早期佛教“念佛”法门的特点和价值。

最后,在答辩委员会专家组的一致同意下,本真师、心禅师、道益师、法昭师、清禅师、悟至师、妙月师、惟杰师顺利通过本次毕业论文答辩。

2A2A3197.jpg

答辩会现场

正所谓说法有辩慧,护教有便行。人才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当代僧青年应以笔端具大辩才,演弘法护教之大佛事,光赞佛乘。学院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认真严格要求学生的学术规范,不断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以致力于不断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规范研究生教育工作,争取为普陀山乃至整个佛教界培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