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中医医史文献考研要求多少字合适  >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根据《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和《关于高等学校制订理工医农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几项规定》,遵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的、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和临床医疗工作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的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

    具体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掌握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遵纪守法,具有严谨的学风、良好的医德,富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医事业献身的精神。

境外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热爱中医药事业,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为中医走向世界,开展国际间中医药交流作出贡献。

(二)业务方面

1.掌握本学科理论体系和理论原则,具有系统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掌握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学、中医各家学说和古汉语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进行医史文献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从事本专业其它技术工作的能力。

2.比较深入地了解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学术发展动态。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身体方面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二、研究方向

1.闽台医学及医家学术思想研究

2.中医临床文献研究

3.中医古籍语言特点研究

4.中外医药交流史研究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分配:

全日制学生学制三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教学实践和临床工作1年;学位论文工作1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凡按培养方案要求,提前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并完成其学习项目者,可提前安排毕业论文答辩,答辩获得通过者,可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

本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熟练的业务技能为原则,开设若干必修课程(学位课程)、指定选修课程和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详见课程设置表。

五、教学实践与临床实践:

(一)教学实践:

教学与临床实践一般在第二学年由导师安排进行。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教研室教学活动,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并结合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一定的科研工作,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课堂教学任务(最少8学时),其中要求撰写不少于6学时的教案,由教研室主任安排并对研究生的教学能力进行评定,成绩分:优、良、合格、不合格。成绩合格者,可记2学分。

(二)临床实践:

研究生下临床时间、方式,由导师根据不同研究方向选定。跟随导师或其他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安排在第二学年,临床工作时间一般为3~6个月,临床实践结束时,须经所在单位考核合格。

六、学位论文:

(一)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参加预实验,写出文献综述和学位论文的选题报告。经导师审定通过后,由该学科组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并修改后填写《福建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题研究计划》一式二份,一份存放在教研室,一份答辩前交研究生部。硕士生应按阶段在学科报告科研和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在第三学期末完成。硕士生至少要用一年时间进行学位论文工作,不计学分。

(二)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资料详实,层次清晰,要有个人的独到见解,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能够体现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格式见《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般格式》。在答辩前2个月(4月8日)应完成学位论文撰写。

撰写论文的原始资料应保存以便检查。

(三)论文答辩:

1.硕士生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完成其它实践要求,完成论文工作,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答辩申请程序:由研究生填写“学位申请书”,导师审查研究生是否按培养方案完成课程学习及其它实践要求,学位论文是否符合要求,在学位申请书上写出对该生论文的评语及提出是否同意论文答辩的意见,学科审查并签署是否同意答辩意见后,由学科组织预答辩。预答辩通过后,上报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正式答辩。

3.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委员会和答辩规则按《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另附:供信息管理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使用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理想和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既有本科中医药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着眼于中医药文献、信息(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理论知识的强化,信息系统开发能力和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之具备在医药卫生领域,尤其是中医药领域的管理部门、事业部门、企业部门、医院等开展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和挖掘工作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一)政治方面:

热爱祖国文化,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协同工作能力强,具有献身精神。

(二)业务方面:

具有中医药文献、信息(数据)处理和挖掘理论,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挖掘技术等独立进行中医药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

(三)身体素质方面:

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一)中医药数据处理和挖掘研究

(二)医药卫生信息化研究

(三) 中医药信息组织与检索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分配: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注:请各专业定专业必修课4门,共12学分;专业选修7学分)

本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熟练的业务技能为原则,开设若干必修课程(学位课程)、指定选修课程和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详见课程设置表。

五、教学实践、临床实践、实验工作:

(一)教学实践:2学分)

(1)学生在学习的第三学年应安排一次教学实践,其内容是:独立编撰不少于4学时的教纲、教案;试讲、辅导、组织课堂讨论、带科研等。

注:至少完成24学时教学工作量(按助教标准计算),经考核合格,每完成24小时教学工作量计2学分。

(2)学术活动:总计5学分,①主讲2场专题报告(每题1学分),②听讲(学

术讲座、开题报告、论文答辩)每场0.1分,③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每场(次)0.1分。

注: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听讲30场(次),上述活动凭研究生会学习部长盖章或学院学术讲座票取得学分。

(二)科研实践:

科研实践以导师课题和学位课题为主,培养独立从事科研能力,发挥其创造性和工作主动性。

(三)实验工作:

实验室工作,主要是计算机实验室工作和图书馆检索查新工作,累计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计10学分

六、学位论文:

(一)开题报告:

研究生于第三学期末提交《课题研究计划》。提交《课题研究计划》前必须用一定的时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预实验,并在实践过程中累积课题开题资料,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或参加调研,然后写出文献综述和学位论文的选题报告,经导师审定通过后,由学科组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并修改后,填写《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计划》一式三份分别由研究生本人、导师及院研究生部保存。开题时间和论文完成时间按学校有关规定完成。

(二)学位论文撰写:

(1)学生按论文完成设计阶段向导师或学科组报告科研和论文工作进展情况。

(2)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论文应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作出详细的论述,尤其要突出成果的创新点及与国内外相同行业或技术的比较。

(3)论文撰写要求文字精练,词语准确通顺,论点鲜明突出,论据充分可靠,层次清楚明晰,论理严谨透彻。学位论文包括目录、前言、中英(日)文献摘要、文献综述、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小结和主要参考文献等。

   (三)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研究生填写《学位申请书》;

(2)导师审查并签署是否同意论文答辩的意见;

(3)教研室(学科)审查并签署意见;

(4)由教研室组织预答辩后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

(5)由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正式答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