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不是应届生报考公务员  > “非应届毕业生”们在寻找出路

“非应届毕业生”们在寻找出路

“招聘范围:2023年9月~2024年8月期间毕业的学生”。这是今年春招会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招聘限制条件之一。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只接受当年毕业的应届生成为常态,而毕业了1~2年的毕业生已经被贴上了“非应届”的标签。

“非应届毕业生”因为身份的特殊性在求职时面临着不可言说的尴尬,他们在寻找自己的出路……

“非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

2023年底,鲁甜考研“二战”没能“上岸”,转而专心求职。在“二战”备考的一年里,她始终认为自己本科211的学历和还算丰富的实践经历足以面对考研“二战”失败后的求职市场。

但在投了上百份简历后,鲁甜才发现自己已经不在招聘单位的“应届生”范围内。在一次线下校招会上,鲁甜遇到了一个在学历、能力、经验等方面和她都很匹配的工作,当场就和企业谈了薪资约了面试。但聊完后,负责面试的HR注意到鲁甜简历上的毕业年份,以“只收2024届的”为由,拒绝了她的求职。

毕业一年之后,鲁甜成了求职市场中的“非应届毕业生”。在招聘市场上,原有的“应届生”择业条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中规定,只要是在高校毕业2年内没有缴纳过社保的毕业生,都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2年(有些地方延长至3年),是国家规定的毕业生择业期,和鲁甜一样处在择业期内的毕业生在考公考编中仍然可以享受应届生的择业政策。

但求职的毕业生们发现,两年的“择业保护期”似乎只在考公考编的情况下适用了,很多企业只愿意招当年毕业的应届生。未能在毕业当年顺利就业的毕业生就这样变成了求职市场中的“非应届毕业生”。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数据,截至今年4月中旬,在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47.8%已获得offer,较去年下降2.6%。那些没能顺利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将继续加大下一届毕业生的求职压力。

面对求职艰难的局面,部分毕业生为了延缓就业压力、增强求职竞争力,更积极地加入考研考公考编的赛道。

根据新东方在《2024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中的估算,2022、2023两年全国考研的真实报录比接近,差不多每6个考生中有近5个会面临失败。考公考编的竞争更加激烈,2024年国考公共科目的笔试共有261.3万人参加,录取比是57:1。这条赛道中一次就上岸的比例不高,不断有人投入“二战”甚至更长时间。中国教育在线《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到2023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考生中往届生的比例从43.8%涨至48.44%。

对于选择“二战”“三战”的考生来说,因“二战”“三战”甚至投入更长时间产生的大段空窗期,将成为他们求职时的劣势。

毕业后张嘉孟备考了一年公务员。今年3月,“一战”失败的她开始找工作。她先后投了近百份简历,有一半都是已读不回。“刚毕业时还会收到HR主动约面试”,张嘉孟现在觉得自己一年前选择考公可能是个错误的决定。

在求职市场中处处碰壁

鲁甜觉得,校招“可能是我们唯一能高攀上”大企业的机会。由于主要面向在校毕业生,校招会放宽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央企国企的大部分岗位也只会在校招中开放。

从政策上看,用人单位吸纳应届毕业生入职可以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23年6月依然明确强调,对企业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思柯在一家世界500强外企担任HR,负责招聘工作。他介绍说,大部分的外企在校招时对毕业生的毕业年份要求不会太严苛,一般是按照国家政策的2年择业期来执行;因考试、gap而产生的空窗期,只要能够给出合理解释,企业通常不会一竿子打死。

但是,并非所有用人单位都如此“宽容”,有不少用人单位在校招中严格限定了毕业年份。校招难进,成为“非应届毕业生”碰到的第一颗钉子。

在今年南京师范大学“百日冲刺就业实习招聘会”上,江苏运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介绍说,公司对管培生有比较严格的培养体系,毕业生一旦错过了毕业当年的招聘,就不会再予以录用。

南师大2024年百日冲刺就业实习招聘会现场/图源作者

思柯也提到,相较于外企,私企对于毕业年份的要求就会比较多变和严格,尤其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字节跳动2024年校园招聘应届生板块明确规定,招聘范围为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期间毕业的学生。

在校招中碰壁的非应届毕业生,转向社招后会面临更大的问题:刚刚毕业的“新手”和工作跳槽的“老江湖”共同竞争,工作经验成为很重要的衡量标准。

考了3次研究生的方雨涵在2023年初决定求职。为了提升竞争力,她曾希望通过实习来积累工作经验。从事人事工作的小韩表示,非应届毕业生们是无法以实习生身份进入企业实习的。

按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除了与学生和超过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以不签劳动合同外,对其他人员都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会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即便非应届毕业生愿意拿实习生的低薪水、放弃社保公积金等福利,公司也不愿意冒这个法律风险。

“非应届毕业生”,逐渐被用人单位列入了“另册”。有多年招聘经验的思柯说,对于考试考了两三年仍然没有成功、转而进入求职市场的候选人,有些企业虽然愿意给面试的机会,但也可能会认为,“非应届”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些学生综合能力欠缺的结果。

思柯坦言,因为考试产生空窗期的“非应届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中是很被动的,有的用人单位会认为“你在本该成长的阶段停滞了”。当企业有两个能力相当的候选人时,当年应届生一定会比“非应届毕业生”更有胜算,除非后者有碾压式的优势。

思柯认为,与其说是用人单位淘汰了“非应届毕业生”,不如说他们是“在竞争中被淘汰了”。

有“扶”更需自己发力

“非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危机,对毕业生个人及整个就业市场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促进“非应届毕业生”就业,很多街道、乡镇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南京市高淳区下设的街道、乡镇近年内面向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举办了数次专场网络招聘会。栖霞区西岗街道劳保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未就业的毕业生可以与其他社会失业人士一样在社区内登记,进入掌上云社群后会有实时的招聘、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通知。但是西岗街道目前专门针对“非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帮扶相对欠缺,工作人员表示,街道后期可能会计划更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通过社区落实到每个登记的毕业生。

各高校也在积极为毕业生寻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