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麻醉解剖学,气管切开的层次及注意事项 各级支气管的组织学(微细结构)如何变化

麻醉解剖学,气管切开的层次及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的层次:
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
术中应注意:在第2~4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峡的下方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和可能存在的甲状腺最下动脉,高位胸腺。
气管切开注意事项:
  1.专人护理。气管切开后,套管通畅与否为治疗的关键。成人一旦切开气管后,出现说话表达能力差不能及时反应病情;小儿若无人照顾,可能由于分泌物或被服将套管堵住,仍有窒息的危险,故应有专人护理。
  2.内管取出刷洗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外管内分泌物干结,内管不易再放入。外管在手术后一周内,如无特殊需要,不宜更换。因瘘口窦道尚未形成,取出后不易放回。万一需要换时,应准备好气管切开包,拆除缝线以拉钩拉开切口,更换外管。
  3.注意调整套管系带的松紧,松紧度以带子与颈部间可放入一手指为宜。太松时套管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于咳嗽时脱出切口,太紧患者不舒适。术后皮下出现气肿的患者,于气肿消退后要及时加紧。
  4.长期带管者,拔管前应做气管镜检查,若气管瘦口内有肉芽应先予以摘除后再堵塞,拔管最好在上午,以便日间观察。
  5.定期留痰及创口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感染情况及时治疗。
  6.注意患者颈部位置和套管位置,保持套管在自然正中位,以防位置不正,套管末端压迫气道壁,造成气道损伤出血。
  7.协助患者床旁胸片x线检查,以确定气管套管的位置,排除气胸或纵隔气肿,以及偶见的肺部并发症。

各级支气管的组织学(微细结构)如何变化

(1)粘膜层:由粘膜上皮、粘液纤毛装置及固有膜组成。 ①粘膜上皮:气管到细支气管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终末细支气管到呼吸性细支气管中段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下的肺泡管、肺泡囊为无纤毛的单层柱状或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气管、大支气管的纤毛呈绒毯状,终末细支气管为孤立的簇状。此外 ,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末端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间散在有杯状细胞;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的粘膜上皮内有Clara细胞;气管到肺泡均有神经小体;气管到细支气管粘膜上皮基底上有基底细胞。 ②粘液纤毛装置:气管到细支气管粘膜表面有粘液纤毛装置,其内层是稀薄浆液,称浆液层,外层是呈间断滴状的粘液,称粘强力层。粘液纤毛装置具有防御功能,粘液捕获的灰尘、细菌等可由有规律摆动的纤毛推至喉部清除出去。 ③固有膜:固有膜位于粘膜深层,由丰富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神经纤维、血管、腺体导管、淋巴组织、平滑肌及浆细胞和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浆细胞可以分泌、贮存抗体,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可使呼吸性细支气管具有弹性,保持气道有适当的舒缩幅度。肺内环形平滑肌松弛时,支气管扩张;纵行平滑肌松弛时,肺脏扩张。 (2)粘膜下层:全由结缔组织形成,内含许多腺体,导管开口于粘膜表面,这些腺体经常分泌粘液,使粘膜上皮保持湿润并能粘着吸入的灰尘和细菌,便于通过上皮的纤毛运动而咳出体外。感染或过敏性炎症,如哮喘发作时,腺体分泌亢进,痰量也就增加了。慢性或反复炎症可使粘膜下层的腺体增生和肥大,分泌功能亢进。 (3)外膜层:由软骨和纤维组成;在气管部,软骨呈“C”字形,软骨缺口处有平滑肌和结缔组织连接。软骨的作用在于支撑呼吸道使之不易陷闭。自支气管以下,随着支气管树的不断分支,外层的软骨就间断变为不规则的软骨片,并且越来越稀少,粘膜上皮越来越薄,而且上皮下出现越来越丰富的平滑肌;这些平滑肌的收缩和痉挛,正是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下呼吸道阻塞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