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政治考研真题: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年周转4次,请看补充: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政治考研真题: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年周转4次,请看补充:

年剩余价值量=(mv )n 其中n是周转次数,v是资本的有机构成中可变资本
年剩余价值 =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n/v=mn
所以本题的年剩余价值量=100%*4*100w*1/5=80w(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年剩余价值 =100%*4=400%
本题是06年的考研试题哦!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这道题就是选 A 呀!我刚查了2014考研政治大纲知识点解析 P12页 第一段。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才是导致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这时否认了运动,但是承认物质,所以是形而上学!
题目中是否认了物质,只设想运动。也就是脱离了物质这个载体,去设想运动,当然是唯心主义。

考研政治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相关阅读来源于: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考研政治多选题怎么做

许多考生到冲刺期提到考研政治多选题依旧是俩字:揪心!考生说一般正确率是一半,超常发挥能对个一半多,实在是惨不忍睹。的确,多选题灵活又多样,难度较单选来说增加了不少,考生在近一年备考之后,知识点更加熟练,倘若正确率没有一个上升的原因,除了掌握不牢固之外,还存在审题马虎等原因。下面教授就就为各位考生详细分析一下。
一、方略对对碰
第一步:排除干扰选项
许多考生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四个选项中,往往有一个正确选项十分容易判定,同时存在有两个选项非常不容易拿定,选亦可、不选也对,感觉选和不选都各有道理。这就是所谓的干扰项,是命题老师故意设置的“陷阱”。而被“陷阱”所迷惑的考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基本概念、原理和结论没有真正学习的扎实、牢固,没有吃透。考生在最后紧张的备考中也不能放松对最基本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同时注意时政知识的积累。
第二步:巧解题干题肢
通过第一步,考生们扎实掌握和深入拓展了考纲中的基础知识,第二步就是要明确题干要求,同时识得题肢中命题老师所挖的“陷阱”。毕竟一道题目的对错,除了知识外,还要考察审题、解题能力。多项选择题题干中经常出现“正确、有关”这样的字眼,“正确”即观点正确,“有关”即备选答案论点与题干的要求有关,所以考生要首先分析题干,在分析选项与题干的关系,这也正是考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一般多项选择题的备选答案迷惑性极大,模棱两可的选项不可小觑,如备选答案中的外延过大或过小则虽然“有关”却不“正确”,考生还是要在知识点上下功夫。题干中还易直接考察“正确”、“错误”的内容,考生一定要看清题干设问,避免因为马虎而丢分。
第三步:总结做题经验
第三步就是要在前两步完成的基础之上,通过做题的经验总结出多选题命题的基本规律,同时加强演练,总结和开发出更多属于考生自己的独家做题技巧,以便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地应对多选题。一切投机取巧都不可靠,唯有勤动手、多用脑

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原因是: 1、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理解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也提出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他们没有提出劳动二重性,混淆了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动,无法解释生产商品的劳动各不相同为什么却可以互相比较、商品的价值量是怎么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反而下降了等一系列问题。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题,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2、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理解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以后,就可以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区分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3、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由于劳动二重性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因而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就能够正确地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从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扩展资料 劳动二重性的意义在于: 1、劳动二重性理论正确地解释了价值和价值量、价值本质和价值形态、以及商品货币关系,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2、科学地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 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即为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它是价值的实体,代表的是社会成员通过交换相互支配对方劳动的社会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劳动二重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