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语音与自然界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急求 《语言学概论》 如何理解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如何理解音位的组合和聚合。谢谢!

语音与自然界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语音都是含有一定意义、作为意义的载体而起交际作用的,这就决定了语音具有社会的属性。这也是语音区别于自然界其他声音的最根本的性质。
  语音与意义的结合是由社会决定的。语音作为一种符号与它所代表的意义相联系着,但这种联系并不是必然的。一个语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意义,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在使用中约定俗成地固定下来的。所以,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比如“太阳”,汉语中
  有的方言叫tài yáng(太阳),
  有的方言叫rì tou(日头),
  有的方言叫lǎo yé zi(老爷子);
  英语叫sun,
  日语叫hi(日)。
  同一个音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如[i],
  汉语中表示“衣”、“医”、“一”、“依”等多种意义;
  日语则表示“胃”、“井”、“意”等意义。
  同时,语音与意义的结合由社会约定俗成之后,个人不能任意更动。这也是语音具有社会性的表现。
  语音的系统也是由社会决定的。任何语言或方言都有其独特的语音系统,比如有哪些音、没有哪些音;音与音之间的组合关系等等。这些语音系统上的特点没有生理的、物理的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只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约定俗成的。比如汉语中有zh、ch、sh等卷舌音,而英语中没有,英语中有[b、d 、g]等浊塞音,而汉语大部分方言没有,这并不是汉、英两个民族的发音器官有什么不同,也不是由于地理的原因,而仅仅是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各自约定俗成地选择了各自的语音系统。
  由于自幼受特定语音系统的熏陶,一个人往往对母语中具有的语音特征,听觉上比较敏感,发起来也容易,对母语中所没有的语音特征,则不易听出,也不容易发出。如西方人对汉语的四声和汉族人对西方语言的颤音、浊塞音,都是不易分辨和难以准确发音的。但是,经过训练,一个人可以掌握各种语音系统。这说明语音系统与生理和地理等非社会因素无关,而只是社会的习惯的产物。
  语音以人的发音器官为其必不可缺的生理基础,又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物理的属性,但最根本的是它具有社会的属性。它与意义紧密结合,成为语言的物质存在形式。

急求 《语言学概论》 如何理解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如何理解音位的组合和聚合。谢谢!

当你说“妈麻马骂”的时候,m 跟 a 的不同就是音质的不同, 而声调的不同则属于非音质音位的差异。
音位的组合是指在特定的语言或者方言中,词在发音时前后相继出现的音位的情形,我们讨论得更多的是组合的方式和组合的规则,比如英语中[k]可以跟[i]相拼,成为key,但是在汉语普通话中就没有 ki 这个音节。另外,英语允许出现 gr / cl / st 等辅音连缀的情况,汉语则不允许。
音位的聚合是指在特定的语言或者方言中,在某种音位组合的序列中的某个位置上,允许出现的所有音位的集合体,比如汉语普通话,在“辅音+ü”这个组合中,辅音的位置上只能出现 n/l/j/q/x,这些辅音就成为一个能进入“辅音+ü”这个组合的音位聚合体。

什么是区别性特征,汉语普通话中有哪些语音特征是区别性特征,为什么

汉语的语音音位具有区别性特征
  例如:韵母α 的音位有[a]、[Α]、[ɑ],其中[a]是前ɑ。发音位置靠前,[Α]为中ɑ。发音位置居中,[ɑ]为后ɑ,发音位置偏后。
  [a]:ɑi、ɑn、uɑn、ɑng、iɑng
  [Α]:ɑ、iɑ、uɑ
  [ɑ]:ɑo、iɑo、uɑi、uɑng
  例如:辅音中的送气音与不送气应也是一组音位
  不送气音 送气音
  b p: b [p] p [p ];
  d t: d[t] t [t ];
  g k: g[k] k [k ];
  ‍  一、普通话音位定义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归纳音位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进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别意义,凡属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可分为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和声调音位;前两种属音质音位,后者属非音质音位。
  二、普通话音位特点
  1.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2.归纳音位的标准:辨义作用、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
  3.普通话有元音音位10个,辅音音位22个,声调音位4个。
  三、普通话音位分析举例
  语言里的音位互相对立,从而使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能够彼此区别开来。音位的这种相互对立和区别,如果进一步加以分析,其实只是通过几个语音特征来实现的。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 [p] 的音位:
  通过“双唇”这个特征和非双唇音区别开来;
  通过“清音”这个特征和浊音区别开来;
  通过“塞音”这个特征和擦音、鼻音、边音、闪音、颤音等区别开来;
  通过“不送气”这个特征和送气音区别开来。
  这些特征加合起来就能把 [p] 音位和汉语普通话中的所有其它音位相区别。
  这种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是区别性语音特征。语言中的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成几个区别特征,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成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音位的变异功能归根到底是由区别性语音特征承担的。音位也就可以定义成一组区别性语音特征的集合。

天文学中“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

地心说与日心说
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恒星天。再外面,是推动天体运动的原动天。下面是这种学说的示意图:
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尽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地心说承认地球是“球形”的,并把行星从恒星中区别出来,着眼于探索和揭示行星的运动规律,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大进步。地心说最重要的成就是运用数学计算行星的运行,托勒密还第一次提出“运行轨道”的概念,设计出了一个本轮均轮模型。按照这个模型,人们能够对行星的运动进行定量计算,推测行星所在的位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在一定时期里,依据这个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预测天象,因而在生产实践中也起过一定的作用。
地心说中的本轮均轮模型,毕竟是托勒密根据有限的观察资料拼凑出来的,他是通过人为地规定本轮、均轮的大小及行星运行速度,才使这个模型和实测结果取得一致。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观察仪器的不断改进,行星位置和运动的测量越来越精确,观测到的行星实际位置同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偏差,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但是,信奉地心说的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由于地心说本身的错误造成的,却用增加本轮的办法来补救地心说。当初这种办法还能勉强应付,后来小本轮增加到80多个,但仍不能满意地计算出行星的准确位置。这不能不使人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了。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转动,日心说又称为“日心地动说”或“日心体系”。十六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近四十年的辛勤研究,在分析过去的大量资料和自己长期观测的基础上,于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在托勒密的地心体系中,每个行星运动都含一年周期成分,但托勒密对此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哥白尼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一颗普通行星,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行星运动的一年周期是地球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反映。哥白尼体系另一些内容是:
①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颗行星和地球一样,都在圆形轨道上匀速率地绕太阳公转。
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轨道上,每月绕地球转一周,同时跟地球一起绕太阳公转。
③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天穹实际上不转动,因地球自转才出现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④恒星和太阳间的距离十分遥远,比日地间的距离要大得多。哥白尼曾列举了许多主张地球自转和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古代学者名字,他发扬了这些学者的思想,竭尽毕生精力,经过艰辛的观测和数学计算,以严格的科学论据建立了日心体系。后来的观测事实不断地证实并发展了这一学说。
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有缺点和错误,这就是:
①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太阳只是太阳系中的一个中心天体,不是宇宙的中心;
②沿用了行星在圆轨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旧观念,实际上行星轨道是椭圆的,运动速度的大小也不是恒定的。

语音震颤和语音共振的区别?

语音震颤和语音共振很多人傻傻分不清,它们有什么区别?
两者产生的原理相同,语音震颤是靠触诊,语音共振是靠听诊。前者主要靠手掌感觉强弱,后者听诊可闻及异常音。

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声波起源于喉部,沿着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又称触觉震颤。语音震颤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气管、支气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导是否良好。
语音共振(vocal resonance),指听诊器听及的喉部发音产生的振动经气管、支气管、肺泡传至胸壁的声音。语音共振一般在气管和大支气管附近听到的声音最强,在肺底则较弱。语音共振减弱见于支气管阻塞、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胸壁水肿、肥胖及肺气肿等疾病。患者临床多有肺部或支气管周围纹理增粗及浸润现象。治疗针对原发病进行。

语音共振(vocalresonance)的产生方式和检查方法与语音震颤基本相同。嘱被检查者用一般面谈的声音强度重复“yi”("衣")长音,或重复发“一、二、三”,喉部发音产生的振动经气管、支气管、肺泡传至胸壁,与语音震颤不同的是并非用手触胸壁震动,而是用听诊器听声音。
由听诊器听及即为语音共振。正常情况下,听到的语音共振言词并非响亮清晰,音节亦含糊难辨。语音共振一般在气管和大支气管附近听到的声音最强,在肺底则较弱。语音共振减弱见于支气管阻塞,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胸壁水肿,肥胖及肺气肿等疾病。

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声波起源于喉部,沿着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鸣,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也称触觉震颤。语音震颠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气管、支气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导是否良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