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传播学中,信息 符号 讯息 三者有什么区别啊? 传播学答案什么叫把关人 试诉怀特的把关过程模式

传播学中,信息 符号 讯息 三者有什么区别啊?

信息:根据claude shannon的说法 是指"两次不确定性之差",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它与物质、能量并列存在构成世界,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
符号:是用来指代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它是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中介物,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讯息:是指由一组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按照«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2008版,北大,董璐)一书152页所言,它们的形态、范围各不相同:
信息是人类传播的基本材料。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要素。是承载信息的象征物,信息的流通必须通过物质外壳的处理,即符号化才能得以进行。
讯息是人类传播内容的具体单位。讯息是指传达一个具体内容的一组信息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信源编码出来的真正实在产品。
按我的理解来说,信息是包括讯息的,符号是信息的外在的表现形态。比如有一幅画上面有花花草草,小孩在玩。那这幅画上的"花""儿童"就是符号,"花开得娇艳""小孩在开心的玩耍"就是其中具体的讯息,欢快、生机勃勃,红的花,绿的草等等都是是它所要表达的信息。不知道理解准确不准确

传播学答案什么叫把关人 试诉怀特的把关过程模式

一、关于“把关人”理论 1、“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2、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怀特的“把关”模式的不足在于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此外这个模式没有说明新闻把关的标准。 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1、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 2、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 3、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 三、“把关”过程的实质 1、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2、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

什么叫做传播机制?传播学概念里的

传播学中传播机制是指传播模式、传播层次、传播类型的总体概括。
  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事件。集合行为一般都是由某些突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的。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传播学的信息交流模式有哪几种?各自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1、拉斯韦尔模式
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是线性模式,即信息的流动是直线的、单向的。该模式把人类传播活动明确概括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大创举,为后来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2、申农-韦弗模式
在该模型中,信源发出讯息,经过发射器,把讯息变换为信号。信号在信道中传递的过程,会受到噪声的干扰,所以接收到的信号实际上是“信号+噪声”。

3、循环模式
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4、赖利夫妇模式
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5、马莱茨克传播模式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应用了“场论”的研究思想。“场”本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从环境与物体的关系上去把握物体的特征及环境的特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拉斯韦尔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申农-韦弗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循环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赖利夫妇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马莱茨克传播模式

传播学中信息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同学你好,我是传媒人论坛的忠实会员(新闻传播考研最有名的论坛之一),也是今年刚考上的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对于你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了解的。我认真翻阅了考研书籍,给你整理出以下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信息具有以下特点:
1客观性
信息是宇宙间的普遍现象,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管人类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存在着。
2抽象性
它作为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反映,具有物质的属性,但它不同于物质,是一个既没有大小, 也没有重量的非实体的抽象物。这种抽象物可以浓缩,可以积累,可以继承,可以遗传。但挠体积很小,却可以存贮大量的信息。
3可识别性
信息是能够通过人的感官被接收与识别的。其感知的方式与识别的手段因信息载体不同而各异,物质、文字上的信息由视觉器官感知,音响、声音中的信息由听觉器官识别,水火和天气冷热的信息由触觉器官感知。人的各种器官,就是信息的接收器。
4可分享性
信息一旦生成,传播出去,就可为众多的人所接收、占有,信息本身的质量和效用不受影响,传播者也未失去对原有信息的占有和享用。信息共享的人数同信息传播的效果成正比。
5可转换性
可从一种物质载体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物质信息可以转换为语言、文图像等。各信息载体形式又可互相转换。
6可贮存性
可以通过人脑记忆功用“内语言”加以隐形贮存,可以通过对物质载体的贮存加以显性贮存,还可以用机器贮存,如计算机、录像机、录音机。
7可扩充性
事物不断运动,信息也不断吐故纳新,它的“体积”也处在不断的扩充之中,人对人的主体性认识不断扩充就是一例。
8可压缩性
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概括,尤其是使用数学、物理手段,可以使信息精炼、浓缩。如一盘缩微磁带可以囊括一座图书馆10万册书的藏量,一个简练的数学公式可以解释大千世界的某种本质。
9可替代性
正确使用信息,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消耗。这样,信息便具有相当于资金、劳力和物质、能源的作用。所以人们认为,信息与物质、能量并列,是构成现实世界的三大要素。
10可传递性
广义的可传递性是指信息的运动状态存在于整个宇宙之中;狭义的递性是指人类将信息转换为符号进行传递。这种狭义传递性,对人而言,是信息的本质特征。
11可扩散性
信息的多渠道快速传递,使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日益消减,保密的范围与时效也日益消减。
12可组合性
若干信息被人有意无意地组合起来,就会形成与原来各信息不同的新信息。
13不完全性
任何信息都不可能,也不必反映出客观对象的各个方面,信息必有取舍,损益。但只有正确的取舍损益,才能有效地使用信息。
14知识性
这是信息的基本属性之一。但知识不等于信息,它通过传递才能成为信息。
15时效性
信息从发生、传递到接收的过程,必须尽量加快,以便迅速加以利用。

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怎样?

一般。你准备定位什么样的。最好报考有博士点的。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点五家:复旦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传播学二级学科五家:清华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
新闻学二级学科四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
05年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喜添八大新丁。分别是:1、传播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科加上原有的新闻学博点已成事实上一级学科)、厦门大学。2、新闻学:暨南大学、南京师大、四川大学。至此,国内共有十四家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传播学中的"把关"理论,把关的实质是什么?

“把关”过程的实质
1、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2、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
3、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是“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这是郭庆光<传播学教程>里的内容,不会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