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教师怎样提问才有效,课堂提问的艺术读后感 如何共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教师怎样提问才有效,课堂提问的艺术读后感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留“痕迹”,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读书不会生疑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而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真谛,体会不到文章的“妙处”,“长进”也就不大。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达到预期目的,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其作用;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二、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发学生思维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作为一个教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激励学生感奋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主动探求知识,而不是由教师双手给学生奉送真理。
  三、捕捉信息,延伸疏导,拓展学生思维
  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问题情境就是解决问题的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能是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为使学生能顺利的回答问题,教师要提供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亦情景,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或做知识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实现学习的迁移。这样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用“杠杆”把“地球翻转过来”。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智力背景,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内容,也给教师和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天地。
  四、积极评价,观点明确,提高学生思维
  教师教学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引导学生对“深奥”之处的理解,对知识的挖掘,所以提问要突出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巧克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题途径,从而深入地理解知识,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导善控,除了要引导学生以外,还应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利用学生主动性的提问,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老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的或不全面的也给予及时调整、纠正,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五、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教师要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要注意倾听,纠正补充,但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适时适度地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的“鼓励对人类而言,犹如阳光一样,没有阳光就难以生存。”同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避免使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教师可超前性追问或再次递进提问,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说。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如何共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要使课堂教学有效我认为首先是沟通师生的感情,老师必须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心.学生往往从兴趣出发,他们喜欢哪位老师就愿意学哪门功课.因此,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师生关系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古语道:亲其师,传其道.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使学生喜欢学习你教的那门学科,老师必须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多与学生交流,真诚关怀学生,让学生感受你的亲和力.教师以爱的情怀去教育学生,以海的博大去宽容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比任何高深理论都有说服力,它使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无私真诚的品质.以心灵塑造心灵,将爱心、耐心和包容心渗透到教学中,尊重、鼓励学生,让学生充满希望地学习.希望是一种精神力量,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持下,学生才会积极有效地学习.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彼此尊重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更得以顺利进行.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喜欢自己.这是开展一切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要想学生喜欢自己,我们还必须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一次次的表扬,强化、巩固这些闪光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有一句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不能将所有责任都推给教师,但从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效率的关键.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这样埋怨说:现在的学生一点也不知道自觉学习.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还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先有兴趣,后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我们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绝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提高提高学习成绩的条件.教学中可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1、让学生参与教学.
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也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要使教学有效,首先要让学生的学习有效;要使学习有效,一定要让学生高度参与教学活动,说、写、练是参与,讲、演、做也是参与,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学习的过程,增进了学习的乐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我们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永远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高度参与教师的适时指导趋于和谐,才算是有效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是老师没事干,而是教师要做更多的、更充分的课前准备.
2、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教学就不会有效.问题是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是生长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它是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在每节课中教师都能不断提出思考、探讨的问题,引导教学活动步步深入.一定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不断问题中得到的提高.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提问题,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探讨达到学习的目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总爱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一定是一个爱动脑、爱学习的人.
3、让给学生多表现自己的空间.
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说,要鼓励学生说,哪怕学生说的是错误的,让学生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尤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他们说的机会,说的自由.通过学生的表现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
4、让学生学会了才会有兴趣.
我们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学会了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愿意学,愿意学就学会了(兴趣愿学学会).相反,如果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就会越来越没兴趣,这样学习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状态:学不会没兴趣不愿学.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学会呢?不应该全班统一的一个标准,一个模式,要因人而异地提供给每个学生所需要的指导和帮助(要深入的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的需要),只有这样,教师就能够帮助学得慢的学生像学得好的学生那样学习,而且也会学得一样的好.比如:布置作业,好学生除了正常的作业以外,教师还可以留一些有难度的、拓展型的、开放式的作业;逐渐的引导学生自己找适合的题做,自己找书看.引导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学生之间讨论、师生之间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逐渐的就会把学生引导进入会学的状态.对于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就要放低标准.因此,对不同起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学要求和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大大的提高课堂容量.只要我们去想,去琢磨,方法总比困难多.
三、反复尝试
要力使课堂教学有效,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智能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二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体精神得到凸现,其灵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护.三是要自觉加大课堂教学打假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虚假教学行为和正确的废话,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地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四、注重反思
一个教师要想搞好有效教学,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努力实践和经验总结外,还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好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断反思自己.

如何对学生作业进行有效评价

对学生作业进行有效评价、表明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看法与态度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别具一格的图形式的评价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起到鼓励、表扬作用。但大部分教师对小学生作业的评价仍然是格式化、公式化、符号化,显得枯燥乏味,缺乏激励、引导、交流等功能,不可避免的存在评价结果上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即使有些文字语言的评价,也因用词过分、一句概全、缺乏具体的指向,并且是浅层次的评价而起不到激励作用,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诚然,也有教师对小学生作业精批细改,并用指导性、激励性很强的语言文字作了中肯的评价,只可惜这样的评价范例不是很多。为此,在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教学精心化管理过程中,小学作业的评价更多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通过作业有效性评价帮助小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有效地发展。对提高小学生作业评价有效性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正在大力提倡与构建高效课堂,是为了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在小学生作业评价中,我们同样需要提高作业评价的有效性。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是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控的先决条件。所以,有效的作业评价,应该是教师在作业批改中用良好的人格、认真的工作态度,去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用恰当、贴切的符号或语言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并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怎样提高小学作业评价的有效性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情感及认知水平,我以为,应从评价的方向性、激励性、主体性、情感性上去思考。1、坚持作业评价的方向性。评价作业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消息,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会学习”的学习能力。因此,评价要体现客观、公正、公平,通过作业评价明确无误的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才是更好的。评价形式可以教师评价为主,并根据学生年级(学段)灵活运用,既可用“√”、“?”等符号评价作业的正误,同时也可以用激励性的图案、语言形象而贴切的激励或暗示学生。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留给足够的思维时间,启发学生根据评价的要求自己看书、自己分析思考、主动询问解惑、自觉修改订正,让他们看到不足、明确方向,从而获得主动而积极的发展。2、突出作业评价的激励性。成功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种力量。因此,在每次批改作业的时候,教师不只给出对错判定和作业等第,更要善于应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发挥好作业评价的激励、引导、交流等功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每次作业的具体情况,在学生的作业后面或恰当地方写下一句或一段评语。语言应带感情色彩,以情服人,既饱含老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感,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样,就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强烈震撼,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对于有创意、作业做得好的,根据特点,写上“你肯动脑筋,作业不仅正确,而且很有创意”、“你很聪明,只要用心思考,什么题也难不住你”等评语,肯定他们成绩,鼓励继续努力;对于不善于修改作文的学生写上“不打草稿都能写这么好,如果再认真修改一下会更好!”对于错题,针对错因,旁边写上“再想一想”。“再检查一遍”、“格式对吗?”、“请看清楚题目”等批语,让学生主动按评语的提示去改正,改正后老师再检查、表扬、激励。3、明确作业评价的主体性。在实施作业评价时,既要发挥教师评价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修改订正的主体地位。因此,用一些“符号”、“评价语”来评价学生的作业,这样既便于教师的操作,又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真正使评价作业的方式切实可行,操作简便。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改变作业的评价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作业批改,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会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变得自信无疑也是一种好的批改与评价形式。班级教学中,增加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 根据作业内容与形式,要求学生做完作业后,自查自评,同伴互评。例如,中低年级自评时,可以对做几道题就涂几面小红旗、画几个小五星,在后面写上简单的评语。同伴互评时,用铅笔画出对方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写出简单的评语,标出写得不够好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等。学生进行作业的自我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同时这种评价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伙伴间的互相评价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评价中互相激励或互相帮助找出不足,通过有效地评价,学生特别关注自己的作业,不仅会使作业质量有一定的提高,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加强对学习的体验与感悟、加深理解。4、倡导作业评价的情感性。“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无论是符号、图示还是语言,要力求通过评价进行师生情感交流,让作业评价成为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载体,让作业评价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让作业评价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例如,在批改作业中,给对题打“√”,对于错题,用画点、圈等符号表示。对于有进步或优秀的学生,在批改后除了给予等级评价外,再盖上激励性的图形、图示,如:小红旗、小五角星、小动物等。写上激励性批语。如,“看到你有进步,老师非常高兴,这说明只要你努力去学习,就会有所收获。”“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树立信心,下次作业比这次更好!”当学生学习状态非常不好时,写上:“最近怎么了,为什么错题比较多?什么原因,能和老师谈谈吗?”对一些虚荣心比较强的学生,写上:“你聪明能干,老师欣赏你,如果同桌在你的帮助下和你一起进步,老师会更佩服你。”对贪玩的学生,写上“老师相信只要有信心、有毅力,把学习当作你玩游戏那样认真,无论什么你都学得好!”总之,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评出好学生和差学生。作业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做作业,而不是评出好作业和差作业。提高作业评价的有效性,需要我们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成亲情、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把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机会,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如何与学生沟通——读名师《最有效沟通细节》有感

学部发放很多名师书,要求老师们看一看,学习学习。我选择读这本名师《最有效沟通细节》。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我课内课外在与学生互相沟通时,总认为对学生很了解,彼此之间会相处很好,但在沟通上还是有不太理想的地方。要想逾越存在沟通上的障碍,就得需在书上取经,读一些关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的指导图书。学部的这一举措给我很大的帮助。《最有效沟通细节》成为我的首选。
读了《最有效沟通细节》,感觉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课,从中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对我以后工作有很多的启发和帮助。本书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的知识,运用通俗、朴素的语言阐述了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基本理论,就师生之间最常见的沟通障碍及其起因作了深入分析。全书共分三篇:沟通细节之语言艺术;沟通细节之行为艺术;沟通细节之心态艺术; 认真阅读之后,对于其中的师生沟通,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师生进行沟通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特别是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不同的沟通途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让微笑绽放在学生的心中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在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微笑地面对学生,以巧妙、含蓄的方式告诉学生,老师喜欢他(她)、尊重他(她),在关注和支持着他(她)。这样,老师也就容易博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赢得学生的信任。实质上老师的微笑是一种暗示。暗示,是教育技艺的核心,任何有学习生活体验的人都会发现,学生对老师似乎或多或少地都存有一种本能的戒备心理,他们往往谨小慎微,生怕触犯了老师的尊严,这就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教师的微笑,解除了学生的防卫心理,打开了心智的枷锁,创设了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智能活动更加灵敏,更加有成效,从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时迸发出新的创造火花。所以说微笑是一座桥,能沟通老师和学生的心灵之河,微笑是一副良药,可以医治学生心中的伤痛,微笑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再顽皮的学生,再喜欢挑错的学生,再怯懦的学生,再自卑的学生,都不会拒绝微笑。让微笑绽放在学生的心中吧!二、课堂沟通课堂上的互动是师生沟通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必须要重视师生交往。这就要求学生在最基础的活动——课堂活动中积极地“动”起来。在互动中,教师要有激情,需要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互动是自主教学的主旋律。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情感因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三、纸条,与学生交流的信鸽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加深师生情感交流。对于不少学生来说,他们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含蓄。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表达,难以和老师面对面进行交流,他们此时更愿意把自己锁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不让别人窥视到他的内心。这些也许无法从班训或个别谈话中得到明确答案。这时候或许就可以采取写纸条的方式来和学生沟通,从纸条上窥探学生们的心思,也让学生从你的笔端里读出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呵护。比如,当遇到学生犯错时,不妨采用写纸条的方法:“请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我有事找。短短一张纸条,避免了当众被叫出去的难堪,也给学生一个悄然悔过的机会。性格内向不愿参加各种活动的学生,可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一些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感到老师就在自己身边,正时时刻刻地关心、爱护自己。这样一来,学生就愿意和老师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并会同样地通过纸条,向老师打开自己的心扉。师生间的心与心也将越拉越近。四、网络,一座时尚的交流平台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达,电话、网络已经普及。一个电话或一条短信,一声问候,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学生也更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向这样的老师倾诉,师生沟通将会起到良好的效果。随着当今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在学生眼里,上网、聊天,玩游戏都是很时尚的行为,应该利用网络优势来与学生进行沟通,网络它超越时空,足不出户便可快捷地传达心声。请让我们在这个时尚的平台上,与学生实现零距离接触。
五、赞美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 两个月。”每个人都希望 得到别人的赞美,学生也一样,他们渴望来自老师的关注和赞许。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入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尽管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心灵深处却都隐藏着对自信心的渴求,这是唤起学生自我意识的契机。大家都相信:能看到学生长处的老师一定是宽容的;能够为学生有微小的进步而感动的老师一定是有爱心的;能够懂得即使成绩最差的学生都有闪光点的老师是有责任心。让我们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更多的赞美、更多的赏识,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让本不起眼的学生变得光彩照人,变得努力向上。赞美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彼此之间变得关系融洽、和谐。并且还把校园中不和谐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 沟通的形式很多,但是无论什么形式只要有助于师生交流都是好的方法。不否认有时我们没有恰当运用沟通。书上也列举了一些沟通障碍的类型:命令控制指挥、警告威胁、训试说教,总是爱说“应该”和“必须”、过度忠告和建议、不积极的聆听。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有一次我看到学生上课不认真就狠狠地批评他,开始他有所收敛,可过后仍然恢复原状。我很奇怪为什么批评的效果这么不理想。为此我在课堂上做过小调查,请学生们写出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是他们难以接受的。学生最不喜欢老师的批评方式有:侮辱性讽刺性的语言:打骂威胁性的行为:找家长:没有耐心或婆婆妈妈的说教:当众批评不留情面。学生们认为这样的方式根本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只会增加逆反心理,虽然行为上一时接受了老师的指正,但心理上惧怕多于诚恳是不能让学生改正错误的。我这才意识到由于自己批评学生时方法使用不当。现在结合我读的这本书总结如下:一、教师的语言要幽默。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优越的表现”,是一个教师最应该掌握的语言技巧。二、切忌唠叨。加拿大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许多老师都患有“唠叨病”。唠叨会磨平学生的耐心。三、批评和表扬要各有侧重。批评的重点是建立在未来的改进而不是追究过去的错误;表扬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人格;批评时不能随便比较,表扬时也不能太廉价或过度。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简单的体会,我不奢望在短时间内就掌握师生沟通的真谛,但会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用心地练习、体会,并虚心向各位教师请教。尽力把自己工作做好。

心得体会的题目怎么写?

心得体会的开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关于XX活动(或XX工作)心得体会(或心得)。
心得体会怎么写及范文
  1、什么是“心得体会"
  在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人们往往会产生有关某项工作的许多感受和体会,这些感受和体会不一定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对这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简单的理论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些心得表达出来,就是“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
  2、心得体会的写法
  心得体会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I、标题
  心得体会的标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关于XX活动(或XX工作)心得体会(或心得)。
  如果文章的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也可以采用双行标题的形式,大标题用一句精练的语言总结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标题是“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例如:从小处着眼,推陈出新——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心得
  II、正文这是心得体会的中心部分
  (1)开头简述所参加的工作(或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参加活动的原因、时间、地点、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过程及结果。
  (2)主体由于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在文章标题下署名,写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后。
  3、写作心得体会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混同心得体会和总结的界限。一般来说,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在一项工作、一个题结束以后对该工作、该问题所做的全面回顾、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项工作结束后找出有关该工作的经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它注重认识的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在表现手法上,在简单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较多的采用分析、推理、议论的方式,注重语言的严谨和简洁。
  心得体会相对来说比较注重在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主观认识和感受,往往紧抓一两点,充分调动和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说明甚至抒情的表达方式,在叙述工作经历的同时,着重介绍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动性和独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严谨,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只论一点,不计其余。
  (2)实事求是,不虚夸,不作假,不无病呻吟。心得体会应是在实际工作和活动中真实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态,故作高深,更不能虚假浮夸,造成内容的失实。
  (3)语言简洁,生动。心得体会在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叙述、议论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采用描写、抒情及各种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写作要点
  1、要简洁、清晰、全面
  上司在面对下属长篇大论式的工作总结免不了会头痛,尤其当下属不只三两人时,但工作总结通常关系到业绩评估,既要写全面,又不可能一一道来,怎么办?要保证年度工作总结简洁,使用ppt的形式写总结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方式。
  2、要用数据说话
  在上例中也能体现该点,用数据对工作进行汇总,既简单明了,又能清楚地说明总结者的工作能力。但在工作中搜集、汇总、使用数据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工作,需要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有心地对工作进行记录。别忘了年度工作总结的数据,来自于每月、每周、每日,甚至每时的工作总结。在向阳生涯,公司每一位员工都进行过时间管理方面的培训,每个人每天都有详细的工作计划表,一天中计划完成几项工作,实际完成情况如何等,都有记录,有备可查,这就是积累数据的好方法之一。
  3、要有成绩,也要有不足
  成绩肯定是工作总结的重头戏,但人无完人,总不能事事都做得那么圆满,没有一点进步空间也不行。不足该怎么提?既要提出问题,还不能让问题变成自己真正的“问题”或“毛病”,引起上司对自己不好的看法。可以在工作总结中,将问题以挑战的形式表现,尽量表现问题的客观原因,及外部形势发展变化所引起的新挑战。
  注意事项
  1.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总结写作的基本原则,但在总结写作实践中,违反这一原则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有人认为“三分工作七分吹”,在总结中夸大成绩,隐瞒缺点,报喜不报忧。这种弄虚作假、浮夸邀功的坏作风,对单位、对国家、对事业、对个人都没有任何益处,必须坚决防止。
  2.要注意共性、把握个性
  总结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当然,总结不是文学作品,无需刻意追求个性特色, 但千部一腔的文章是不会有独到价值的,因而也是不受人欢迎的。要写出个性,总结就要有 独到的发现、独到的体会、新鲜的角度、新颖的材料。
  3.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有人写总结总想把一切成绩都写进去,不肯舍弃所有的正面材料,结果文章写得臃肿拖沓,没有重点,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 ,写得详细、具体。而一般性的材料则要略写或舍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