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分第一批和第二批,都是什么意思,两批有什么区别吗? 今年考研调有多难?

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分第一批和第二批,都是什么意思,两批有什么区别吗?

一、区别:
1、第一批分数线高于第二批分数线
2、第一批分数线出现的时间早于第二批录取分数线
二、分数线不相同。
同一所大学,第一批、第二批的录取,有两种情况。第一种的情况,学校招录人数不够,补招录取;第二种情况,学校专业有分一、二本层次,也就分两批录取。






扩展资料:
录取批次
录取线的全名是平均高校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指省级招生部门按照当年当地所有考生成绩水平发给的招生来源计划,据此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
只有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该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为“网上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院校阅读并选择录取。网上报名人数通常比计划报名人数高出20%左右。
每个地方的招生线分裂分支,批处理时间确定,分支类型一般分为文科类、科学类、音乐类(文科、科学)、美术(文科、科学),体育,每个分支类型又分为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等等。
文科和理科的录取分数线只规定文化考试的总分,而音乐、美术和体育学科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规定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的总分。
第一批(重点)本科控制线第一批本科控制线又称重点控制线,参与第一批高校的都是重点大学。这是关键的学院和大学入学的底线,只有在线候选人资格被承认。
第二批(普通)本科控制线第二批本科控制线又称普通本科线,是所有本科院校招收新生的底线。普通本科学校的数量很大,录取的学生总数也很大。第三批参与此次招生的高校主要是独立学院和私立学院的本科部分。
考生网上招生的高职学院的才有资格参加高职院校录取,这条线通常再大专线,实际上它是这个地方高考的录取最低线。最高录取分数线是指某所大学在录取年度内某一录取区域内录取的最高考生的成绩。最高分在考生自愿填写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今年考研调有多难?

2017年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并轨招生的第一年,当年报考人数201万。预计招生大约60万人(包括非全日制),和去年招生计划差不多。另外,有不少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的考生选择了“二战”,实际录取人数大约57~58万人,其中非全日制大约5~6万人。今年预计全国招生人生依然保持60万左右的幅度。由于今年报考人数238万,竞争非常激烈,但非全日制“遇冷”的情况则将大幅度改变,录取的“非全”人数将大大增加,特别是二战依然第一志愿落选而调剂“非全”的考生,放弃的现象将大大减少。

“全日制统分统招”是什么意思,“非定向”又是什么意思?

全日制就是全脱产学习的,非职研究生。 
统分统招就是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统一划定分数线录取的。起重包括定向和非定向两种,多数为非定向的。非定向的考梗是不需要和那些单位签订培养合同,毕业后也不需要到某指定单位工作。也没有单位给你付学费。档案关系也要前到学校。 
非定向的包括公费生和自费生。 
至于选那个看你是否在入学时和那个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若没有就填全日制非定向。
统招统分主要是从生源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式来说的,如果你参加了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你就是统招的,如果你现在没有工作单位,现在不需要跟某个就业单位签一个协议,保证你毕业后悔单位工作,你就是统分的;否则,有单位的,可以跟单位签一个定向培养协议或者委托培养协议,就不统分了。 
而计划内和计划外是按照你的最后的成绩来划分的,计划内一般是公费,计划外一般要自费,但是自费的程度根据学校和专业的不同有所不同,有的学校向自费生提供助学金,交一半的学费就可以。 
所以,如果你是应届生,没有单位,研究生考试成绩很高,你就是统招统分的计划内研究生;而你们班上同样是应届的分数比较低的就是统招统分的计划外研究生,不过毕业时的待遇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都是一样的两证。

今年考研初试分数出来了,成绩一般,不知能不能进复试,我该怎么联系导师呢?

首先呢,你最好知道你的成绩在你考的专业里的排名,一般复试人数:录取人数为=1:1.2。这样就能算出来能不能进复试了,可以去打听一下你考的专业的比例。其次,如果能进复试,但又属于倒数的位置,又不是本校的学生考研,那一般刷下来的可能性很大。最后,可以考虑调剂,关注你报考的专业往年都有什么学校招收调剂的,要打电话给对方的研招办,有些会告诉你能不能通过调剂被录取的,这个要动作快,接受调剂的也有些很好的高校的,它们的复试比较早。
你说问不到排名,难道你是外校考研的?一般本校的去辅导员那里问都会知道的。辅导员有完整的信息表格。
联系导师时,说实话,你说什么不重要,因为老师一般都会告诉你,现在还没定下来,等定下来再说。会用比较官方的话回答你。如果你非要现在找导师,就问今年已经收了保研的有几个?大概还会收几个考研的?然后把你本科的情况跟老师说说。这些足够了。

考研报考人数和一志愿有什么区别

按照规定:每个考生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也不可以同时报考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因为初试科目和要求都不同。 2、如果初试的分数达到了国家线但未达到招生单位的复试线则可以网上调剂系统填报3个调剂平行志愿。

考研调剂 缺额人数不确定意味着什么?

意思是指招满所有的计划招生人数最终的差额数量不确定。
举一个例子:
如果一个专业可能招生的人数是20人,但是有30人进入了面试阶段,但是校方无法确定这30人能有多少人能面试合格。如果30人里,有20人合格了,则不会存在缺额人数。而如果30人里,只有10个人达到了面试合格,则缺额人数就为10人。

这个考研单科分数线什么意思。为什么有AB

单科分数线是指英语、政治及专业课的分数线,即在总分上线的同时,英语、政治和专业课的分数也要达到或超过这个线才有复试资格,否则,如果总分上线,单科没过线,也是抓瞎。A、B线,是指针对报考不同区域的学校划的线,海南、云南、贵州、广西、西藏、新疆、甘肃、宁夏等教育欠发达的地区执行的是B线,其他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执行的是A线。

今年考研,但是近几年学校都没有参考书怎么办?

考研是一门应试考查,如果找到专业课出题的源头参考书,自然事半功倍,胜券在握了。对于跨专业考生而言,尤其如此。
但是,不指定参考书,不意味着没有参考书。而找到这些“秘而不宣”的参考书,其实很简单。下面告诉大家可参考的几个规则:
01相信经典的力量
为什么要“拥抱”经典教材?
因为经典教材是对本学科知识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提出本学科的“真问题”,引导你去追问,去思考。经典教材可以“读厚”,因为有容乃大;也可以“读薄”,因为含英咀华、去粗取精。
就经典教材的选择而言,任何学科或专业中经过时间淘洗、实践筛选后剩下的所谓经典教材为数并不多(注意,是教材,不是原典),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02选择教材别抱门户之见
在选择经典教材时,千万不要以派别定亲疏。
仅就人文社科领域而言,中国各个大学之间并未形成观点、立场明确的“学派”,根本无需考虑流派的区别,尽情去看就好!
03导师“导”你的考研
就目标院校的导师研究方向而言,各个导师往往有自己的关注方向和研究领域,这些关注点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出题点。
老师每年都会有各种演讲、研讨会,这些发言和会议的主题就成为每年考生寻寻觅觅的蛛丝马迹,有可能透露出当年考题的热点,这一点似乎屡试不爽。另外,目标院校导师近几年出版的书籍、发表的论文等,都需要适当关注。
04试题会说话
不指定参考书,那试题便是终极的参照!如果说,经典教材和导师写的书,是一纵一横的经纬网,那试题便是数据分析里的热力图,它会告诉你到底哪些内容是你需要牢牢记住的,哪些领域是从未被关注过的不毛之地。
但不建议主张大水漫灌式地看书,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所考查的范围和深度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们对书目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历年试题的而深入的分析基础上,有的放矢,把时间花在真正能帮你产生分数的地方。
05善用方法找前辈
其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考上的师兄师姐取经。每年学校都会公布录取名单,拿着这些名单,想办法联系到他们,要资料,求经验,说几句好话,什么资料信息都要出来了!
但给大家一个建议,在问“前辈”之前先要有自己的思考,最忌讳这类让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问题:师兄(师姐),我该怎么复习?
06热点别陷得太深
相对经典教材而言,专业期刊时效性较高。对学科热点、社会热点保持关注,即使对初试没有直接的帮助,在复试中也有可能考查到。到底要看哪几本?
对于本专业学生,这可能是不言自明的,但对跨专业考生则是旱鸭子下水,无所适从。建议考生一定要多看看前辈的经验贴子,多跟本专业考研的同学交流,多找几个研友问一下。
对学科热点、社会热点保持关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期刊、杂志、论文是个无底洞,目的仅在于开阔学科视野,千万不要陷得太深。
07别被网上书单唬住
正是有许多学校专业不指定参考书,网上便流传着形形色色的书单,问书目、晒书单也成为这些院系的考生一年年薪火相传的一个传统。
这些书单既为后来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同时也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困扰,尤其是当这个书单过于庞大时,会给后来者以高山仰止、唯有叹息的沮丧感和挫败感。
08出题必然开放
题目开放的好处是不拘束、可拓展、有充分的缓冲或转换空间。
思考远远比阅读更重要。参考书,不是灵丹妙药;知识点,只是组织答案的材料;通过阅读和思考,形成学科思维、开拓学科视野,并借以更深入的理解自己和社会,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功夫在书外”,建议清晰学校的考查范围和深度,然后努力让自己掌握的知识面超过考查面,让自己掌握的知识深度超过学校考查的深度。

今年考研370分怎么样?能考到哪一类学校

370分要看你考的是什么专业啊。不过这个分数,应该可以进一些比较好的学校了,比如广东的某些一本的研究生院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