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 正文

河北省防灾科技学院有哪些专业及学校简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什么级别的

河北省防灾科技学院有哪些专业及学校简介

河北省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理、工、经、管、文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单位;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
学院始建于1975年,其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1985年升格更名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升格更名为“防灾科技学院”。学院建有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等;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等,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广告学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什么级别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省级学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基础性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内容包括:地震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爆炸与火灾、植物灾变以及其它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的各类灾害。开展多种灾害学间的学术和科技成果交流,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灾害科学方面的结合,推动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有效减灾,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防震减灾术语,图形符号与标志有哪些

3.1 地震
3.1.1 地震 earthquake
大地震动。包括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矿山冒顶、水库蓄水等引发的地震)和人工地震(爆破、核爆炸、物体坠落等产生的地震)。一般指天然地震中的构造地震。
3.1.2 震源 seismic source
产生地震的源。
3.1.3 震级 magnitude
对地震大小的相对量度。(GB 17740-1999中的2.1)
3.1.4 地震烈度 seismic intensity
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 (GB/T17742-1999中的2.1)
3.1.5 地震波 seismic wave
地震时从震源发出、向四周传播的波。
3.1.6 震中 epicentre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3.1.7 极震区 meizoseismal area
一次地震破坏或影响最重的区域。
3.1.8 宏观震中 macro-epicentre
极震区的几何中心。
3.1.9 震源距 hypocentral distance
地震震源至某一指定点的距离。
3.1.10 震中距 epicentral distance
地震震中至某一指定点的地面距离。(GB 17740-1999中的2.6)
3.1.11 (宏观)震中烈度 (macro) epicentral intensity
极震区的地震烈度。
3.1.12 无感地震 feltless earthquake
震中附近的人不能感觉到的地震。
注:一般震级在3级以下,震中烈度在Ⅲ度以下。
3.1.13 有感地震 felt earthquake
震中附近的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
注:一般震级在3级以上,震中烈度在Ⅲ度以上。
3.1.14 极微震 ultra-microearthquake
震级<1级的地震。
3.1.15 微震 microearthquake
1级≤震级<3级的地震。
3.1.16 小[地]震 small earthquake
3级≤震级<5级的地震。
3.1.17 中[等]地震 moderate earthquake
5级≤震级<7级的地震。
3.1.18 大[地]震 large earthquake
震级≥7级的地震。
3.1.19 特大地震 great earthquake
8级和8级以上的大地震。
3.1.20 破坏性地震 destructive earthquake
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第二十六条)
3.1.21 严重破坏性地震 severely destructive earthquake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灾区丧失或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相应行动的地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第三十条)
3.1.22 近震 near earthquake
震中距在1000km~1400km以下的地震。
3.1.23 远震 teleseism
震中距在1000km~1400km以上的地震。
3.1.24 地方震 local earthquake
震中距在100km以内的近震。
3.1.25 地震活动性 seismicity
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地震在强度、频度、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分布规律和特征。
3.2 地震监测预报
3.2.1 地震前兆 earthquake precursor
地震前出现的与该地震孕育和发生相关联的现象。
3.2.2 地震观测 earthquake observation
对地震或地震前兆进行观察与测量。
3.2.3 地震监测` earthquake monitoring
对地震发生及与地震发生有关的现象进行监视与观测。
3.2.4 地震预测 earthquake prediction
对未来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估计和推测。
3.2.5 临震预测 imminent earthquake prediction
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测。
3.2.6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key area for earthquake surveillance and
protection
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可能受破坏性地震影响造成严重地震灾害损失,需要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区域。
3.2.7 地震重点危险区 critical earthquake risk area
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区域。
3.2.8 震情 earthquake situation
有关地震活动和地震影响的情况。
3.2.9 震情会商 earthquake situation consultation
对震情进行分析与研究的专门会议。
3.2.10 地震预报 earthquake forecast
向社会公告可能发生地震的时域、地域、震级范围等信息的行为。
3.2.11 地震长期预报 long-term earthquake forecast
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3.2.12 地震中期预报 intermediate-term earthquake forecast
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3.2.13 地震短期预报 short-term earthquake forecast
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3.2.14 临震预报 imminent earthquake forecast
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3.2.15 震后地震趋势判定 evaluation of post-earthquake trend
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地震发生后,对地震影响地区近期内地震活动形势发展的分析结果。
3.2.16 地震速报 rapid earthquake information report
对已发生地震时间、地点、震级等的快速测报。
3.2.17 地震台[站] seismic station
地震观测点或开展地震观测和地震科学研究的基层机构。
3.2.18 地震台阵 seismic array
为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由电缆线或无线通信线路将若干分布在地面上的地震仪器与同一记录中心连接起来、采用专门技术进行信号处理的地震观测系统。
3.2.19 地震遥测台网 telemetered seismic network
由4个以上分散布局的地震台和一个通过电信遥测技术收集并处理各台记录信号的管理中心组成的地震观测系统。
3.2.20 地震监测台网 earthquake monitoring network
由若干地震台组成的地震观测系统。
3.2.21 地震监测设施 facility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开展地震监测的设备及有关设施的统称。
3.2.22 地震观测环境 environmental for seismicity observation
保障地震监测设施不受干扰、能够正常发挥工作效能的地震台、地震观测场地的周围环境。
3.2.23 流动观测 mobile observation
某研究任务或震情工作需要开展的地震观测。
3.2.24 强震观测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记录地震动和工程结构的地震反应的地震观测。
3.2.25 地震谣言 earthquake rumor
没有事实根据或缺乏科学依据的地震消息。
3.3 地震灾害预防
3.3.1 地震灾害 earthquake disaster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和社会功能的破坏。
3.3.2 地震原生灾害 primary earthquake disaster
地震直接造成的灾害。
3.3.3 地震次生灾害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地震造成工程结构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火灾、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流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区的破坏。
3.3.4 地震次生灾害源 source of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产生地震次生灾害的设施和环境。如燃气管道、弹药库、化学药品库、水库、陡坡等。
3.3.5 地震对策 earthquake countermeasure
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策略。
3.3.6 地震灾害预测 earthquake disaster prediction
对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做出估计。
3.3.7 地震灾害预防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避免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防御性工作。
3.3.8 防震减灾 protection against and mitigation earthquake disasters
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
3.3.9 重大建设工程 major construction project
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主要指地震发生后,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设工程。
3.3.10 地震基本烈度 basic intensity
一个地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一定场地条件和超越概率水平下可能遭遇的地震烈度。例如,1990年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定义地震基本烈度为: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3.3.11 地震[基本]烈度复核 checking of basic seismic intensity
采用最新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对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给出的某地地震基本烈度进行核实或修正。
3.3.12 地震区划 seismic zoning
以地震烈度、地震动参数为指标,将国土可能遭受地震影响的危险程度划分成若干区域。
3.3.13 抗震设防要求 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quake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
3.3.14 地震危险性分析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用确定性方法或概率计算方法给出工程场地或某一区域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遭遇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值。
3.3.15 地震安全性评价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地和场地周围的地震活动与地震地质环境的分析,按照工程设防的风险水准,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3.3.16 抗震性能鉴定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capability
检查现有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和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JGJ/T 97-1995中的2.1.5)
3.3.17 抗震加固措施 strengthening measure for earthquake resistance
为使现有建筑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所采取的增强强度、提高延性、加强整体性和改善传力途径等措施。
3.3.18 抗震设计 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对地震区的工程结构进行的一种专业设计。一般包括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JGJ/T 97-1995中的5.1.1)
3.3.19 抗震设计规范 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code
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所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技术性规定。
3.4 地震应急
3.4.1 地震应急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破坏性地震发生前所做的各种应急准备以及地震发生后采取的紧急应急行动。
3.4.2 地震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scenario for destructive earthquake
防止和减轻未来地震灾害的地震应急方案。
3.4.3 地震应急指挥机构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administration
指挥和组织地震应急工作的临时行政机构。
3.4.4 地震紧急应急措施 urgent measure for earthquake emergency
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地震灾区采取的法律、法规规定的紧急行政措施。
3.4.5 地震避难场所 earthquake shelter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设置居民临时生活区或疏散人员的安全场所。
3.5 震后救灾与重建
3.5.1 地震灾情 earthquake disaster affection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情况。
3.5.2 地震灾区 earthquake stricken area
地震发生后,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经济建设遭到破坏的地区。
3.5.3 地震烈度评定 rating of seismic intensity
据受地震影响地区的宏观和微观地震资料,确定该地区的地震烈度。
3.5.4 地震灾害评估 earthquake disaster assessment
对地震造成的灾害的程度做出评定与估计。
3.5.5 地震救助技术 rescue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hazard
用于震前应急防御和震后抢险救助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3.5.6 震后救援 post-earthquake relief
对地震灾区采取的救援行动。
3.5.7 震后恢复与重建 post-earthquak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使地震灾区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功能恢复基本正常以及对地震破坏的建(构)筑物、公共设施的修复与建设。
3.5.8 地震遗迹 earthquake remains
地震留下的痕迹。包括震毁、震损或地震影响区域内完好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地震活动产生的地质、地形、地貌变动的痕迹等。
3.5.9 地震遗址 earthquake relic
地震遗迹所在的地方。
3.5.10 地震保险 earthquake insurance
补偿地震灾害损失的一个保险险种。

防灾减灾学习心得或心得体会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关于防震减灾作文的题目

字有点多,你删删
防震减灾,共创美好家园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
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
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怎么查看每个大学各个专业所安排的课程?

方法一:每个学校都有它的教务处网站,登录自己的学号和密码,点击课表查询,就会看到你的课程表了。
方法二:使用超级课程表这个软件,可以查到所有的课程,而且还能查到每个任课老师在其他时间段的课表。

相关推荐: